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2-08-23
  • 《关于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诊断、多学科管理和终身护理的国际共识声明》要点解读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软骨发育不全是由FGFR3突变引起的可损害软骨内骨化的可遗传疾病,该病引起的临床问题影响患者整个成长过程,极大地影响了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经济负担。早期诊断及规范化的管理可有效降低该病的死亡率。然而,目前该病的管理方案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国际专家小组为促进世界范围内该病管理的标准化,提出了《关于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诊断、多学科管理和终身护理的国际共识声明》。本文针对该共识进行了要点解读,以提高对软骨发育不全的认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该病死亡率。

  • 睡眠时间与H型高血压在女性人群中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间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明确。 目的 探讨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间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部全科、老年科的1709名女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按照患者自述的近一个月内的平均睡眠时长,分为<7h,7~8h,>8h三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人群不同睡眠时间与H型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纳入1709名研究对象,H型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6.93%。研究对象每晚睡眠时间按照<7h、7~8h和>8h进行分组,三组H型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8.68%、36.18%、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居住地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运动情况等混杂因素后,总人群中睡眠时间<7h者患H型高血压的风险是睡眠时间7~8h者的1.310倍(OR=1.310,95%:1.046~1.640)。进一步年龄分层后,仅在>60岁人群中,每日睡眠时间<7h与H型高血压患病的高发病率相关(OR=1.411,95%:1.009~1.973)。结论 在年龄>60岁的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间<7h是H型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

  • 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心理资本会对个体态度、行为和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关于全科医生心理资本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较为有限。目的 了解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现状和相关因素,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3月至5月,在中国东、中、西部随机抽取4632名社区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一般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广义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4376名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总得分为104(20)分,总均分为4.33(0.83)分。地区(中部:Β=1.355)、年龄(40~50岁:Β=2.609;≥50岁:Β=4.035)、婚姻状况(在婚:Β=1.801)、执业地点(农村:Β=2.088)、行政职务(无:Β=-1.734)、每周工作时间(>50小时:Β=2.743)、日均诊疗量(20~40人:Β=2.177)、工作量(一般:Β=6.900;较大:Β=8.146)、工作压力(一般:Β=-6.936;较大:Β=-10.309)、职业发展机会(一般:Β=2.073;较多:Β=7.747)以及工作场所暴力(低频度:Β=-3.132;中频度:Β=-3.990;高频度:Β=-7.033)是全科医生心理资本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关因素复杂。应重视全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针对相关因素提升全科医生心理资本水平。

  •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衰弱群体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中国目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急剧攀升,由此造成的养老成本及养老照护负担都在持续加重。通过研究发现老年衰弱患者占老年人口比率日趋严重,而老年综合评估作为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的老年医学中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回顾了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探讨目前老年衰弱的现状,并分析通过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发现国内外对于衰弱患者的干预开始逐渐重视,尤其在国外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而国内对于衰弱的干预研究处于刚起步状态。老年综合评估用在衰弱上的研究亦并不广泛,进而思考基于老年综合评估技术的开展如何更有效的适用于老年衰弱患者身上。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研究的范围综述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疲劳是COPD患者常见主诉之一,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目的对COPD患者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范围综述,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法提供思路。方法采用Arksey和O'Malley 提出的范围综述研究框架,确立研究问题,对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7月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并筛选,确定相关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收集、总结并报告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疲劳的评估工具种类繁多,但总体上缺乏多维性和特异性,研究中最常用工具为慢性病治疗疲劳功能评估量表和疲劳程度量表;患者疲劳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躯体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结论疲劳是COPD患者的重要症状而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临床医护人员需采用特异性的研究工具予以准确评估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改善疲劳症状。

  • 基于“全专精准管理”的糖尿病“1358模式”实践与思考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目前社区糖尿病诊治能力欠佳、并发症筛查低、血糖规范监测率低、血糖达标率低等难点、热点是全科医生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需要思考与破解的问题。让全科医生成为全科中的专科医生,实现“全专精准管理”,需探索创新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目的 探索基于“全专精准管理”下适合社区开展、可及、可借鉴的糖尿病健康服务模式、区域协同路径,全专融合发展策略。方法 选取2020年5月-7月门诊糖尿病2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6例。观察组强化健康信念、应用“1358模式”、实施“全专精准管理”;对照组日常随访管理;累计管理1年。采用基线评价、过程评价、结局评价,观察糖尿病“1358模式”的实践效果。结果 观察组管理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1年后,患者1个月的血糖综合监测率由22.64%上升至54.72%;血糖血压血脂的综合达标率上升11.33%;FPG、2hPBG、HbA1c达标率及糖尿病社区就诊率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诊疗、筛查、规范管理等有待提升。“全专”结合下的“1358模式”或可突破社区糖尿病专科资源不足瓶颈,进一步提升全科医生糖尿病专病管理水平与服务内涵。

  • 患者报告结局——中国临床研究中新的机遇与挑战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患者报告结局(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作为临床结局的一种形式,能够直观且全面反映患者的真实感受。一项新发表的研究回顾了2010年至2020年在中国开展的临床研究注册信息以了解PROs的使用情况,呼吁中国的临床研究重视PROs应用。本文对中国PROs应用的现况进行描述,同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国内PROs在临床研究中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启示。

  • 痴呆症患者抗拒护理的研究进展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抗拒护理是当前痴呆症患者照护过程中一个现存的问题,本文通过综述国外文献,阐述了痴呆症患者抗拒护理的概述、测评工具、研究现状及应对措施,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 全科医疗慢性疾病管理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全科医疗服务质量的改进对提升基层医疗慢性疾病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全科医疗慢性疾病管理质量的进行评价,进而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实现持续质量改进的重要途径。部分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科医疗慢性疾病管理质量评价体系。而我国引入全科医学较晚,对于全科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的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全科医疗慢性疾病管理质量评价相关研究进行对比,旨在为我国全科医疗慢性疾病管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目标范围内时间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的相关性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与短期血糖波动相关,是否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相关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TIR水平分为两组,对受试者随访观察12.5年,比较两组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直线回归分析TIR与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TIR<85%组HbA1c变异系数(9.70±3.82% vs. 8.24±4.45%,P=0.028)、HbA1c变异性评分(48.7±20.4 vs. 32.5±20.9,P<0.001)均显著高于TIR≥85%组。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IR与HbA1c变异系数(r=-0.239,P<0.001)、HbA1c变异性评分(r=-0.400,P<0.001)显著相关。多因素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潜在混淆因素后,TIR仍然与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β=-0.07, 95%CI -0.12~-0.03,P=0.003, R2=0.100)、HbA1c变异性评分(β -0.44,95%CI -0.67~-0.21,P<0.001,R2=0.234)独立相关。结论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独立相关。TIR越低的患者长期血糖变异性越明显。

  • 浙江温州地区2013-2020年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但随着抗生素耐药情况的日趋严重,许多地区HP根除率并没有实质性提高。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2013至2020年HP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间抗生素耐药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温州中心医院接受胃镜检查患者47,658例,采集胃粘膜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培养获得的HP菌株进行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唑酮和甲硝唑等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HP在不同年度、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间的耐药情况。结果 分离培养获得温州地区不同年份HP菌株16,847株,对抗生素耐药性检测,未发现四环素和呋喃唑酮耐药菌株存在,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均处于低水平,而甲硝唑耐药率处于极高水平;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随时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女性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率显著高于男性。21岁以上各组,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低年龄段应注意克拉霉素的高耐药现象。结论温州地区不同年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人群间HP耐药率存在差异,临床HP根除用药应注重参考相关耐药数据。

  • 流动老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健康公平性研究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我国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因双重弱势存在健康脆弱风险和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低的问题。目前对流动老人与收入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不公平的研究较为缺乏。目的了解流动老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和健康状况,并评价其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公平性,为减少与收入有关的卫生不平等提出建议。方法利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8),选取60岁以上的老年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以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的使用情况和主观、客观健康状况反映流动老人的卫生服务利用以及健康状况。运用修正集中指数用于衡量流动老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与收入相关的不平等程度,采用基于logit模型的分解分析量化每个决定因素对总不公平的贡献。结果5840例流动老人中,健康教育接受率为72.12%,健康档案建立率为30.99%,修正集中指数为-0.054,家庭医生签约率16.83%,EI=-0.057,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均倾向低收入人群;自评健康良好占82.29%,EI=0.199,患病占29.02%,EI=0.123。Erreygers指数分解结果显示,影响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贡献率最高均为人均收入(74.354%、53.383%),其次为流动范围(43.474%、32.064%);对健康状况不公平贡献率最高亦是人均收入(59.561%、66.641%),其次为户籍(36.347%)对自评健康的影响,流动范围(14.153%)对患病情况的影响。结论流动老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均倾向低收入人群,自评健康倾向高收入人群,患病情况倾向于低收入人群,收入是引起流动老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公平的最主要的原因。

  • 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生可能与内脏敏感性增加、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及遗传因素有关。其中,内脏敏感性增加是IB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因此,对该病内脏敏感性增加状态的检测和评价对IBS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实际意义。笔者通过检索、整理近20年关于IBS内脏敏感性的研究,从中枢与外周的两个角度出发,综述了对IBS患者和模型动物内脏敏感性增加状态检测及评估方法,并探讨了这些方法的运用现状与前景,以期为IBS内脏敏感性评价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 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TE)事件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一个重要并发症。目前针对HCM患者TE事件的风险预测,仅国外学者构建了两个模型:HCM Risk-CVA及French HCM score ,然而,现有研究发现HCM Risk-CVA模型对于中国HCM患者的临床价值较为有限。目的:本研究拟构建适合中国HCM患者的TE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HCM患者病历资料(n = 513),根据Cox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自助重抽样的方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中位随访4.2年,共计发生42例TE事件。根据筛选,最终模型纳入了既往TE事件、房颤病史、年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四个指标,根据回归系数进行权重后,分别赋值构建了SAAE score评分模型,即S=既往Stroke等TE事件、A=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年龄(Age)、E=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内部验证提示SAAE score在整体人群中能够较好地区分TE事件,整体上,Harrell's C-指数为0.773(95% CI:0.688-0.858),校准斜率为1.006;同时,SAAE score在整体人群中对于1、3及5年TE事件也具有较好的区分及校准能力。此外,SAAE score在合并/不合并房颤的人群中也具有一定价值的TE事件区分能力,整体上,Harrell's C-指数分别为0.669(95% CI: 0.548-0.791)及0.647(95% CI: 0.498-0.795),校准能力也较好;同时,在此两类人群中,该模型对于1、3及5年TE事件也具有一定价值的区分及校准能力。对于整体人群、合并/不合并房颤人群,根据SAAE score进行高危、中危及低危分组后,均可较好区分TE事件的发生。结论:我们在中国HCM患者中构建了针对TE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即SAAE score,该模型可较好地对HCM患者进行TE事件风险分层。

  • PD-1抑制剂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探索性研究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多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诊疗思路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类新型抗癌疗法改变了多种癌症的治疗格局。然而,这些疗法有许多潜在的并发症,称之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并发症可能涉及神经系统、心脏系统、肺系统、皮肤系统、肾脏系统、胃肠系统、肝脏系统和血液系统等。尽管国内外已出台了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管理指南,但是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不同,在临床工作中对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还不够规范。本研究报道了1例使用信迪利单抗治疗后患者出现严重的多系统irAEs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及存在的局限,为临床医师更好的处理多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提供思路。

  • 脂联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游离睾酮指数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下的临床意义研究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及游离睾酮指数密切相关,但目前仍需大量研究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目的 探究脂联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游离睾酮指数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下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体检健康的正常育龄期妇女和PCOS患者共161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就诊)。根据是否合并高雄激素血症将所有PCOS患者分为PCOS伴高雄激素血症组和PCOS不伴高雄激素血症组。进一步通过4分位法分析各组PCOS患者在不同血清睾酮水平状态下脂联素与游离睾酮指数的关联性。结果 合并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非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126.18±26.21)mg/dl对(174.96±18.15)mg/dl,P<0.001]。胰岛素抵抗程度明显重于非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HOMA-IR值5.19±3.24对3.77±1.89,P<0.001)。在不同的睾酮浓度分组下,无论患者是否合并高雄激素血症或肥胖,脂联素与游离睾酮指数、HOMA-IR均为负相关(P<0.01或<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PCOS患者是否合并HA,游离睾酮指数、HOMA-IR均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0.001),脂联素为FAI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0.001)。结论 不同睾酮浓度下PCOS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游离睾酮指数及胰岛素抵抗均密切相关并互为主要影响因素,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可同时反应PCOS患者的游离睾酮指数及胰岛素抵抗程度,脂联素或可成为同时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指标。

  •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发病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综合既往证据,分析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发生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WanFang、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等中外文数据库或搜索引擎,查找有关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获得性吞咽障碍发生情况的临床研究,研究结局为发生获得性吞咽障碍,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到2022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信息提取,采用Stata15.0进行发病率的Meta分析。结果 本文共纳入15篇文献,研究包含7880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吞咽障碍的总体发病率为13.3%〔95%CI(10.1%,16.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北美洲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获得性吞咽障碍发病率分别为:〔16.6%(10.4%,22.8%)〕,〔10.0%(6.1%,13.8%)〕;男性〔16.9%(11.8%,21.9%)〕和女性〔16.4%(11.1%,21.8%)〕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843, P>0.05);70岁以下和70岁以上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吞咽障碍发病率分别为〔10.9%(8.6%,13.5%)〕,〔28.4%(19.7%,37.9%)〕;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 (American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NYHA)为Ⅰ~Ⅱ级、Ⅲ~Ⅳ级的患者发病率分别为〔11.8%(7.4%,16.3%)〕,〔21.0%(11.0%,30.9%)〕;围术期气管插管时间在12h以内、12~24h、25~48h和48h以上的发病率分别为〔1.0%(0.3%,1.8%)〕,〔6.4%(4.4%,8.3%)〕,〔16.8%(9.5%,24.1%)〕,〔55.0%(28.0%,82.0%)〕;另外,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术前有脑血管意外史、房颤史、心衰史以及术中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患有围术期脑卒中、围术期败血症的患者,心脏外科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发病率更高。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获得性吞咽障碍发病率较高,需及时对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筛查与有效处理。

  • 不明原因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儿童93例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发育迟缓(development delay,DD)/精神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MR)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异质性强,因此该类患儿的早期精准诊断十分困难,目前国内鲜有大样本分析该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为明确的病因、评估预后提供咨询。 目的 分析DD/MR患儿基因检测结果,以确定遗传学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患儿预后。 方法 选取于2017年09月-2021年09月期间至昆明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的93例DD/MR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和拷贝数变异检测,明确与患儿临床表现相关的致病性基因突变位点和拷贝数变异特点,并使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先证者验证,分析基因突变检出情况。 结果 (1)93例患儿均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智力低下或全面性发育落后,发育水平落后于正常发育里程碑;(2)检出遗传变异74例,检出率为79.5%,40例(43.1%)为致病基因突变,13例(13.9%)为基因拷贝数变异,21例患儿为突变意义未明;(3)涉及50余种基因,所致疾病中SMN1基因突变引起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所占比例最高(4/40),其次为COL6A2基因突变引起的Bethlem综合征1型(3/40)及CSPP1基因突变所致的Joubert综合征21型(2/40)。 结论 致病基因突变和拷贝数变异可能是导致DD/MR的主要病因,采用WES结合CNV的方法对明确DD/MR的病因提供依据,特别是对诊断表型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儿十分重要。

  • 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干预效果研究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al low back pain,CNLBP)干预效果尚不明晰。目的探究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对CNLBP干预效果。方法以21名男性CNLB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11)与对照组(n=10)。试验组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物理治疗床和Bobath球进行核心稳定训练。6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估受试者疼痛程度;以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部功能障碍;采用Hoggan MicroFet 2肌肉与骨骼检测仪测定受试者腰部前屈肌群、后伸肌群、回旋肌群肌力;以Y平衡测试(Ybalancetest,YBT)评定动态平衡能力。结果两组受试者试验前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受试者干预后VAS值均显著下降(P< 0.05),而干预后试验组VA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受试者干预后ODI值均显著下降(P< 0.05),且干预后试验组OD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受试者干预后上腹屈、脊柱伸、脊柱回旋肌力值较干预前均有显著增加(P< 0.05);两组受试者干预后YBT得分均有上升(P< 0.05),而干预后试验组YBT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常规Bobath球核心稳定训练与采用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训练均能减轻CNLBP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障碍、增加上腹屈与脊柱伸和脊柱回旋肌力、提高动态平衡能力,而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训练在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障碍、提高动态平衡能力方面效果更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