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文摘类报刊的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文摘类报刊的经营模式在不断发展,经过多次创新改革以后,形成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然而,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报纸类产品的竞争,造成文摘类报刊以往的经营模式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在新时代下,文摘类报刊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受到报刊社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文摘类报刊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趋势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望可以为本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 时间码在电视节目编辑中的使用思路构建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在当前的电视节目的播出以及编制制作过程中,采用时间码,也就是TC码和CTL码,是作为当前进行时间技术编码的运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在播出控制和节目编辑中进行出点和入点的切入,是确定节目长短的重要依据,也是对节目长度进行统计的工具,进行素材磁带的管理和节目的编排,要利用这两种编码方式进行。本文根据时间码的特性,对电视节目编排中采用的系统介绍,进行使用,以及如何进行维护,加以分析。TC码被简称为时码,也就是时间码。它的英文缩写是他们扣的。对于电视节目制作人来说,使用TC码是较为常见的。

  • 新媒介语境下青年趣缘社群的话语实践——基于青年剧本杀社群的学术考察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剧本杀推理游戏深得青年群体青睐,并在其广泛参与中型构出一种新的趣缘社群。在新媒介技术的强力渗透下,青年趣缘社群的话语实践究竟如何铺陈是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通过网络民族志和参与式观察对青年剧本杀网络社群进行学术考察。【结果】发现新媒介技术将青年的趣缘社群叙事从特定的时空结构中抽离,产生了“脱域”的虚拟体验场景;社群内部话语形成了文本意义盗猎与生产、仪式化与规范性行动,以及寻求游戏身份认同等的逻辑表征。【结论】以剧本杀为例所建构的青年趣缘社群的话语实践,在为青年疗愈情感、丰富青年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不仅引发了情感依赖,而且也在“游戏化”的梦境中异化了青年的主体性价值,亟待进行理性引导与价值反思。

  • 文本、空间与媒介:青年群体的抖音短视频社交逻辑探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移动互联时代,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嵌入打破了原有的社会互动结构和交往生态,带来了媒介化社交的行为样态。在媒介化社交的行为谱系中,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社交媒介平台备受青年群体的青睐。青年群体的抖音短视频社交存在文本生产、空间链接以及媒介转译等三重逻辑,其中,文本生产逻辑在自我表演的情境中构筑了社交的基础;空间链接逻辑在多元主体的意义结合中形构了青年社会交往的互动场域;媒介转译逻辑诠释并建构了短视频社交的丰富样态,丰富了社交的话语体系。此外,短视频社交投射的是社会媒介化交往的文化惯习,对社会互动关系的调整和重塑有着重要意义。

  •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新闻的空间实践探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力驱动下,新闻传播形态的表征话语日渐被"算法逻辑"所主宰。由此,算法新闻以强劲的发展态势勾描了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景观。在算法新闻的生产话语建构中,场所实践、技术表达、内容样态等诸多环节被赋予了新的空间意义。本文试图打破算法新闻研究的功能或效果范式,在空间生产理论的观照下,从流动化空间、技术化空间、碎片化空间、人性化空间、商品化空间等五个方面解读算法新闻建构的空间表征及其意义,从而在空间生产中揭示其蕴含的社会关系与权力结构,为理解算法新闻的生产实践提供一种批判性思考。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型主流媒体的叙事逻辑与价值功能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在媒介融合纵深推进的今天,新型主流媒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叙事话语正在发生变化,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型主流媒体的叙事逻辑及其价值功能,既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型主流媒体嵌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又能为洞察新型主流媒体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新的致思路向。【方法】运用案例分析和文本诠释的方法考察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构建叙事逻辑、书写价值功能。【结果】新型主流媒体叙事逻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叙事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表达;叙事视角融合了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等三种方法;经由多平台的跨媒体叙事深化立体传播。新型主流媒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充分彰显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举旗手”、新闻业的“风向标”、人民群众的“耳目”的价值功能。【结论】在新技术频繁更迭的新时代,新型主流媒体要善于借助技术传播的优势,不断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传播的话语体系,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媒介化”的力量。

  • 移动智联语境下6G传播的场景建构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在新技术频繁更迭的当代社会,6G技术正以蓬勃的姿态建构着新的传播景象,并创构了移动智联的新时代语境。考察6G传播的场景建构问题是主要目的。【方法】采用思辨阐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6G传播实践的场景表征样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以6G为底层架构的传播场景中,物理场景和虚拟场景的交互更加自然;个性场景和共性场景的适配度不断提高;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社会场景的智能化增强;用户成为场景的主人,场景的自主性进一步升维。【结论】6G传播的丰富场景建构,为人们带来丰富多元的人生图景,但始终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支撑。

  • 数字化语境下北京冬奥会传播的互动仪式建构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置身于数字化所主导的社会语境,信息传播的结构模式日渐呈现出互动化色彩。在北京冬奥会这个超级体育盛典的传播实践中,互动的仪式话语日渐凸显,由此形塑出新的互动仪式结构。在北京冬奥会传播的互动仪式脉络中,空间聚合、机制设立、符号生产以及认同建构等四重维度,既讲好了冬奥会的精彩故事,又深化了社会大众对体育传播模式的深入理解。

  • 网络舆情研究进展及其主题关联关系路径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梳理网络舆情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厘清网络舆情研究的知识基础、传导规律、预警机制和治理策略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主题演化路径。[方法/过程] 首先分析网络舆情的理论知识基础,然后结合现有研究,按照内容递进的规律将网络舆情研究分为影响因素、传导路径、预警机制以及引导治理策略四个主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网络舆情进行主题关联关系分析和演化路径探索。[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生命周期理论、认知定势理论、沉默的螺旋、群体极化理论、蝴蝶效应理论和治理理论常作为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知识基础,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网民心理、触发性事件、有效动员和社会控制力量六个因素被视为网络舆情演化的重要影响要素,且网络舆情、舆情事件、社交媒体、利益相关者、大数据和信息传播等六个主题与其他研究内容关系较为密切,在主题演化路径中发挥着重要桥接作用。

  • 球墨铸铁凝固显微组织的元胞自动机模拟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改进了前期工作建立的多相元胞自动机(multi-phase cellular automaton, MCA)模型, 模拟以离异共晶方式凝固的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演化. 在模型中采用局部溶质平衡法计算石墨和奥氏体的生长动力学, 并在石墨的生长模型中考虑石墨与Fe 的密度比. 该模型可以模拟出与实验观测相符合的显微组织形貌. 应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石墨与奥氏体的相互作用和竞争生长机制, 讨论了冷却速率对凝固结束时石墨球大小和尺寸分布的影响, 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奥氏体的析出促进邻近石墨在液相中的生长; 奥氏体和石墨两相的生长受C 扩散控制; 当石墨被奥氏体包围后,生长速度减慢. 此外, 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 凝固时间缩短, 石墨球平均半径减小, 不同冷速条件下石墨球尺寸分布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 球墨铸铁凝固显微组织的元胞自动机模拟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4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本工作建立了模拟以离异共晶方式凝固的球墨铸铁显微组织演化的多相元胞自动机(multi-phase cellular automaton, MCA)模型. 在模型中采用局部溶质平衡法计算石墨和奥氏体的生长动力学, 并在石墨的生长模型中考虑石墨与铁的密度比. 该模型可以模拟出与实验观测相符合的显微组织形貌. 应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石墨与奥氏体的相互作用和竞争生长机制, 讨论了冷却速度对凝固结束时石墨球大小和尺寸分布的影响, 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奥氏体的析出促进邻近石墨的生长; 奥氏体和石墨两相的生长受碳扩散控制; 当石墨被奥氏体包围后, 生长速度减慢. 此外, 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 凝固时间缩短, 石墨球平均半径减小, 不同冷速条件下石墨球尺寸分布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吻合.

  •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变革逻辑——基于ChatGPT应用的学术考察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随着ChatGPT的普适性渗透,人与智能机器(技术)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以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为叙述焦点,探讨人机关系的变革逻辑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方法】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现象诠释等方法,深度解析ChatGPT的主要特征及其触发的变革逻辑问题。【结果】作为人工智能的“类人化”升级版,ChatGPT引发了人机关系变革,主要经由协作逻辑、互动逻辑、会话逻辑、融合逻辑的嬗变过程进行体现,其中,协作逻辑经历了从“智能辅助”到“全能代理”的变化、互动逻辑从“单项控制”走向“平等对话”、会话逻辑从“机器语言”转向“情感话语”、共生逻辑从“人机融合”迈向“互为延伸”。【结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力渗透下,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已超越了单纯的“使用关系”框架,而是在高度嵌入与深度黏合中被重构,以此形塑出人类的媒介化交往想象。

  • 裸露与沙埋对极端干旱区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了评估沙漠公路防护林林带裸露与沙埋处理下的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动态特征,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乔木状沙拐枣(Calligonum arborescens)同化枝、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叶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用凋落物分解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1)3种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在2种处理下均存在显著差异,沙埋处理下凋落物质量损失大于裸露处理,至分解试验结束,裸露处理下梭梭、乔木状沙拐枣和多枝柽柳的失重率分别为7%、6.8%、18.1%;沙埋处理下梭梭、乔木状沙拐枣和多枝柽柳的失重率分别为23.7%、9.7%、21.9%;(2)分解过程中,2种处理下凋落物C、N、P含量变化不太一致,梭梭与乔木状沙拐枣同化枝的N与P含量均呈净富集状态,而C含量则呈现净释放状态;多枝柽柳叶的N和P含量分别呈净富集、净释放状态,C含量为富集-释放状态;(3)分解速率k值与相关因素分析表明,凋落物初始N、P、C:N与C:P含量对分解速率影响显著(P<0.01)。这些结果说明,在极端干旱区,沙埋对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 理解社区消费者: 地点依恋和消费者厌腻理论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随着传统购物中心发展日渐成熟, 加之疫情之下人们消费半径缩短, 社区商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和政府的重视。以往的社区商业研究带有强烈的社会学和经济学色彩,与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相关的文献极为稀少。尤其是对社区消费者的刻画模糊,研究视角与一般消费者研究区别不大,未能深入挖掘社区消费者的特质。 为了填补该空白,本文首先从挖掘社区消费者特征出发,首次提炼出社区消费者的六大特征:距离近、会员办理意愿高、口碑影响大、易厌腻、易产生地点依恋、家庭型消费为主。这将为社区消费者特质研究提供全新的知识和框架。结合社区消费者与社区商家距离近,消费频率高的核心洞察,本文进一步地提出社区消费者可能在频繁的互动中对社区商家产生地点依恋,也可能因为高频次的重复消费产生厌腻情绪,而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机制可能触发社区消费者复杂的认知和情绪反应,进而影响他们的复购行为。 基于此,本文围绕“如何提升社区消费者地点依恋”以及“如何缓解社区消费者厌腻”二元视角提出了研究构想及理论建构。具体而言,一方面,在提升社区消费者地点依恋方面,本文推论社区消费者对社区商家品牌名称中含有(vs.不含有)“家”字的社区品牌,对服务人员呈现温暖(vs.能力)形象的社区商家,对提供(vs.不提供)附加服务,对组织体验类(vs.物质类)会员活动的社区商家产生更高的购买意向,因为前者有助于产生更高的地点依恋。在过往的地点依恋研究中,地点依恋常常被用于探究个人与家庭、社区、城市、地区、国家、甚至整个大洲之间的情感联系,却较少关注地点依恋对消费者与零售空间之间关系的影响。本部分预期结论将较大地推动地点依恋相关理论研究的开展。 另一方面,在缓解社区消费者厌腻方面,本文推论社区消费者对采用会员异业联盟(vs.非异业联盟),丰富(vs.单一)产品线,可分享(vs.不可分享)优惠券的社区商家的购买意愿更高,因为前者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社区消费者的厌腻情绪。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探索了资源禀赋因素(多行业异业联盟)、情境因素(可分享优惠券的社交体验)和产品因素对消费者厌腻的影响,丰富了消费者厌腻理论。

  • 基于地点依恋和消费者厌腻理论的社区消费者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24

    摘要: 随着传统购物中心发展日渐成熟,加之疫情之下人们消费半径缩短,社区商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和政府的重视。然而,社区商业尤其是社区消费者研究尚未进入主流营销学者、消费者行为学者的研究视野,社区消费者的特质并不清晰。基于此,本文深入挖掘了社区这一核心词,系统刻画了社区消费者六大特征,并重点围绕如何提升社区消费者地点依恋以及缓解社区消费者厌腻两大角度,提出了研究构想及理论建构。本文提出的10个命题将有助于推动社区消费者和社区商业理论研究开展,同时也将丰富地点依恋理论和消费者厌腻理论的应用场景,最终为解决社区商业营销实践中的困惑提供指导。

  • 年内水热条件变化对冬候鸟数量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26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环鄱阳湖湿地是东亚重要的冬候鸟栖息地,由于湿地内部分区接纳水源的不同,人为活动及地表类型的差异,使得该区冬候鸟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相对复杂。综合利用遥感数据、冬候鸟航空调查数据及气象观测数据,借助分区相关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尺度环鄱阳湖湿地年内水热要素对冬候鸟数量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水文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探索水热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揭示鄱阳湖区年内水热条件变化对冬候鸟数量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月份气温是影响鄱阳湖湿地冬候鸟数量时空分布特征的驱动因素;受分区农业及生态特征的影响,水文条件的年内变异成为影响鄱阳湖冬候鸟数量时空分布特征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为环鄱阳湖湿地冬候鸟栖息地的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 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项目共现关联及信息传播影响力研究——以“C9联盟”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项目的共现关系及其对信息传播影响力的影响。[方法/过程] 首先,总结归纳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与信息传播影响的相关研究。然后,选取C9联盟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参考已有研究将其服务项目予以分类,根据服务项目在下拉菜单的共现关系构建关联网络,通过接近中心性的计算确定节点的相对重要性。最后,采用WCI指数分析测度各公众号信息传播影响力,并结合高阅读量文章的数量及所属服务类型,分析其对信息传播影响力的影响。[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所提供的服务中,用户信息、资源检索、信息快递3类服务在关联网络中的相对重要性较高,但信息快递类服务内容对信息传播影响力的影响最大,资源检索、用户信息、互动咨询、其他类服务的影响较小。

  • 时间信息熵及其在植被覆盖时空变化遥感检测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23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育、资源管理与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支撑。目前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多基于两个时相,不能充分地反映植被在时间维的连续变化特征。通过引入信息论,提出了利用时间信息熵来综合表征植被长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研究以延河流域为试验区,基于MODIS/NDVI数据,应用时间信息熵方法来计算了2000-2010年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信息,厘清了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延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的变化以增加为主,占流域面积的80.7%;植被覆盖明显增加的区域占流域面积13.9%,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东北部和东南部;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占比2.4%,主要分布在流域的西部和西北部;严重减少的区域占比1.1%,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部和西南部,是需要重点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区域。时间信息熵方法与回归分析法相比,能够更为客观地表征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的连续变化强度和变化趋势,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 时间信息熵及其在植被覆盖时空变化遥感检测中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育、资源管理与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支撑。目前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多基于两个时相,不能充分地反映植被在时间维的连续变化特征。通过引入信息论,提出了利用时间信息熵来综合表征植被长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研究以延河流域为试验区,基于MODIS/NDVI数据,应用时间信息熵方法来计算了2000-2010年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信息,厘清了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延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的变化以增加为主,占流域面积的80.7%;植被覆盖明显增加的区域占流域面积13.9%,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东北部和东南部;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占比2.4%,主要分布在流域的西部和西北部;严重减少的区域占比1.1%,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部和西南部,是需要重点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区域。时间信息熵方法与回归分析法相比,能够更为客观地表征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的连续变化强度和变化趋势,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 1例胃癌免疫治疗引发重度DKA伴肠梗阻并发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0-14

    摘要: 报道1例胃癌免疫治疗引发重度DKA伴肠梗阻并发肺炎的患者的护理,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回顾其临床资料,查阅文献,组建多学科MDT会诊模式,充分循证开展专科指导,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通过运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精准护理。患者安全度过DKA急性发作期的同时,也缓解了患者肠梗阻的症状,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也有所好转,同时规范了我科处理酮症酸中毒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流程,积累了我科护理肿瘤患者肠梗阻的经验,深化了我科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专科内涵,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