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短视频编辑制作在全媒体编发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分享生活的重要平台,促进了信息更加广泛、快速的传播。最开始短视频编辑是以微博平台中的vlog的形式出现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专门制作短视频的App也逐渐在网络上兴起,如快手、抖音、火山等平台迅速发展。短视频制作编辑成为当前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人们可以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宣传销售产品等,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短视频编辑制作在全媒体编发制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 谎报行为下基于区块链的物流服务商道德风险防范研究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20-09-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考虑以一个电商平台和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构成的两级电商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针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完全掌控自身物流服务水平而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分析采用区块链技术对防范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道德风险的策略。通过借助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物流服务水平监控系统,考虑采用区块链技术和不采用区块链技术两种情景,分别建立分散决策下电商平台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前后供应链利润的变化情况以及与技术成本投入的关联性,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区块链技术的成本投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存在的道德风险,提高整个供应链利润的同时促进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收益的有效提升,助力供应链的健康有序发展。

  • 区块链P2P网络协议演进过程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9-12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系统,使用点对点(peer to peer,P2P)网络作为区块链网络层通信协议,点对点的传播机制和验证机制共同构成了区块链网络层的基石。点对点网络所有节点共同承担点对点网络服务,弱化甚至没有中心服务器,其独有的特性使得区块链系统可以脱离中心服务器的束缚,做到真正的分布式、去中心化。针对点对点网络协议的这一特点,通过阅读源代码和官方文档,对比特币(Bitcoin)、以太坊(Ethereum)以及超级账本(hyperledger fabric)三种主流区块链系统的P2P协议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讨论区块链点对点协议在演进过程中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协议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了分析标准,作出了量化评价。该比较以期为未来区块链网络协议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与指导。

  • 基于核学习方法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5-1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基于核学习的强大非线性映射性能,针对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提出一类基于核学习方法的预测模型。核递推最小二乘(KRLS)基于近似线性依赖(approximate linear dependence,ALD) 技术可降低计算复杂度及存储量,是一种在线核学习方法,适用于较大规模数据集的学习;核偏最小二乘(KPLS)方法将输入变量投影在潜在变量上,利用输入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协方差信息提取潜在特征;核极限学习机(KELM)方法用核函数表示未知的隐含层非线性特征映射,通过正则化最小二乘算法计算网络的输出权值,能以极快的学习速度获得良好的推广性。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KELM、KPLS、ALD-KRLS用于不同实测交通流数据中,在同等条件下,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核学习方法的预测精度和训练速度均有提高,体现了核学习方法在短时交通流量预测中的应用潜力。

  • 面向信息过滤的多通道网络流分类研究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信息安全 提交时间: 2017-03-1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其中网络内容安全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而作为网络内容安全处理核心技术的网络数据流过滤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网络数据流过滤问题出发,研究利用多通道信息进行网络数据流分类的技术,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多通道 网络流分类模型研究,提出了可融合网络结构信息和网络内容信息的流分类模型;(2)分类模型索引技术 研究,提出一种基于 R-Tree 分类模型索引结构,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数据流的判别速度;(3)多通道网络流 过滤系统 F9 实验平台建设,该系统支持多通道网络流判别过滤,可作为新模型与算法的实验平台。以上三 方面的工作从模型构造,模型索引,和模型实现三方面系统研究了面向信息过滤的多通道网络流分类系统。

  •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下动画在医学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实践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下,医学出版工作在内容形式上正在发生转变,对内容创作者也带来了全新挑战。【方法】文章结合医学编辑对动画在出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对动画制作的基本原则进行归纳,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工作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提高医学动画的创作质量,以期为医学出版的融合转型提供借鉴,助力医学出版融合发展。【结论】为推动医学融合出版,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继续发挥作用。

  • 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框架与实现路径

    分类: 管理学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提交时间: 2023-07-09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前沿基础知识与共性关键技术持续涌现与突破,未来产业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实现路径等多个维度提出新的理论与实践挑战。综合自然生态系统和创新系统等相关理论,基于未来产业特征与演化规律,构建由前沿知识创造群落、应用场景转化群落和产业价值实现群落组成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系结构框架,有为政府与企业家精神是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主体与关键要素。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政策方向可考虑创新要素识别、创新主体协同和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

  • 肋片-凹槽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0-1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数值研究了肋片和凹槽共同作用下矩形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分析了肋片高度沿展向的分布情况对通道热力性能的影响。文中选取了五种肋片结构,它们具有不同的高度分布和相同的横截面积,从结构1到结构5,肋片中心高度逐渐增加,其中结构3的肋片具有均匀的高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高度沿展向分布不均匀的肋片会产生反向旋转的涡对,这些涡对能够卷吸主流中心冷却空气输送到高温壁面,同时吹扫凹槽内的低速热空气,增加凹槽近壁面处的气流速度,从而强化加热面的换热性能;并且,肋片高度沿展向变化越大,旋涡结构越强,强化换热效果越显著;肋片中心高度最高的结构5提供了最大的努塞尔数、摩擦因子以及热力性能因子。

  • 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近年来,媒体技术发展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新兴媒体、自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使传统广播电视面临观众流失的问题,广播电视行业亟待创新与改革。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实际,就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开探析,以供参考。

  • 欧美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保存策略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充分掌握欧美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保存策略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美国图书馆出版联盟发布的《图书馆出版名录》(2014-2018)的数据为基础,结合网络调查和文献调研,采用比较分析法和辩证分析法,对近年来欧美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的保存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①欧美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保存策略种类繁多,近一半的图书馆同时采用多种保存策略;②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主流保存策略;③内部保存、联盟保存成为重要的保存方式;④云存储、第三方保存特点明显。国内高校图书馆选择保存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出版的文献类型、采用的出版平台、参加的保存联盟等因素。

  • 智能电网互补能源供用电实时定价算法研究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1-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针对化石能源短缺、峰时供电压力大的现状,提出了由光伏和化石燃料互补供电的方式,并建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用户侧微电网实时定价模型。该模型中,电力供应商通过制定实时电价来协调用户对两种类型能源所发电能的使用量,并设计了实时定价算法来求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仅靠化石能源供电的大电网,互补供电方式能有效降低化石能源峰时供电量和价格,提升社会福利。这为以后智能电网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参考。

  • 一种双水平集模型分割左心室膜的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1-0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目前左心室内外膜分割方法,存在分割出的轮廓正则性差、分割心室膜模糊边缘不完全和分割效率低等问题。提出新双阱势函数和各向异性梯度矢量流(AGVF)改进水平集模型能量函数,用融合0水平集和k水平集的双水平集,同时分割左心室内外膜的方法。首先,用改进Hough变化圆检测算法,定位心室内外膜初始位置;然后利用双水平集模型同时分割内外膜。观察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该方法能够分割出平滑的左心室内外膜轮廓;能够分割出的符合临床定义的左心室内外膜轮廓,且分割MRI图像左心室内外膜轮廓重叠率平均提高到0.9569。

  • 人源CT55蛋白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8-29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为制备Cancer testis 55(CT55)单克隆抗体,需构建带有人源CT55片段的原核表达质粒,把该质粒转化Rosetta感受态进行原核表达并得到目的蛋白,蛋白被纯化后免疫6w雌性BALB/c小鼠。按传统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ELISA方法筛选及两次连续亚克隆,共获得多株能稳定分泌抗 CT5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如3D8B7B12、4C8E1C9、3D8C10G9等。ELISA及Western Blot(WB)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细胞株均能产生单克隆抗体,且该抗体均分别能与原核表达及真核表达的CT55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免疫荧光试验,且与P53发生互作的荧光主要位于细胞核边缘。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针对人源CT55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CT5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今后肝癌、胃癌、结肠癌等癌症的快速的病原学诊断以及 CT55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 高温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小白菜品质指标的影响, 以‘华王’为试材, 于2015 年10 月—2016 年5 月进行分批 播种试验, 设置昼温/夜温为32 ℃/22 ℃、35 ℃/25 ℃、38 ℃/28 ℃共3 个梯度, 持续处理时间分别为3 d、6 d、9 d、12 d, 以25 ℃/18 ℃为对照(CK)。各处理结束2 d 后测定小白菜外观形态、SPAD 值、单株干鲜重和粗纤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C 的含量, 建立小白菜卷叶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及持续时间的回归模型, 并用实测数据检验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 小白菜单株干重、鲜重、叶片鲜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宽度、SPAD 和单位面积产量均随高温胁迫的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降低趋势。随温度的升高和持续时间的延长, 叶片内叶柄长度、卷叶率逐渐增加。高温胁迫使小白菜粗纤维含量升高。短期高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C 含量变化不明显, 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温度升高逐渐降低。通过多元回归方法, 分别构建了小白菜卷叶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与最高处理气温、最低处理气温、平均处理气温及各处理所对应持续时间的关系模型。对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 小白菜卷叶率与最低处理温度和最低温度持续时间构建模型模拟效果最好, 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7.59%和0.189 4; 单位面积产量与最高处理温度和最高温度持续时间构建模型模拟效果最好, 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274.02 g·m2 和0.073%。研究认为随高温胁迫强度加剧、胁迫时间延长, 小白菜产量降低, 口感变差, 营养物质含量减少, 说明高温胁迫使小白菜品质变差。

  • 高温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小白菜品质指标的影响, 以‘华王’为试材, 于2015 年10 月—2016 年5 月进行分批 播种试验, 设置昼温/夜温为32 ℃/22 ℃、35 ℃/25 ℃、38 ℃/28 ℃共3 个梯度, 持续处理时间分别为3 d、6 d、9 d、12 d, 以25 ℃/18 ℃为对照(CK)。各处理结束2 d 后测定小白菜外观形态、SPAD 值、单株干鲜重和粗纤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C 的含量, 建立小白菜卷叶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及持续时间的回归模型, 并用实测数据检验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 小白菜单株干重、鲜重、叶片鲜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宽度、SPAD 和单位面积产量均随高温胁迫的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降低趋势。随温度的升高和持续时间的延长, 叶片内叶柄长度、卷叶率逐渐增加。高温胁迫使小白菜粗纤维含量升高。短期高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C 含量变化不明显, 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温度升高逐渐降低。通过多元回归方法, 分别构建了小白菜卷叶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与最高处理气温、最低处理气温、平均处理气温及各处理所对应持续时间的关系模型。对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 小白菜卷叶率与最低处理温度和最低温度持续时间构建模型模拟效果最好, 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7.59%和0.189 4; 单位面积产量与最高处理温度和最高温度持续时间构建模型模拟效果最好, 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274.02 g·m2 和0.073%。研究认为随高温胁迫强度加剧、胁迫时间延长, 小白菜产量降低, 口感变差, 营养物质含量减少, 说明高温胁迫使小白菜品质变差。

  • 门诊动态溢流排队系统感性和理性退出率分析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22-06-06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在现实医疗服务中,面对医生座席数量供不应求的现状,采用传统的双队列独立排队系统很难高效利用医院资源。对此,在不改变医院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设置系统动态用来合理配比各门诊患者容量,在传统双队列独立排队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动态溢流门诊排队生灭模型,并考虑患者在感性与理性因素下退出系统的概率,便于更准确地分析系统的真实状态。借助ProModel这一灵活、可靠的离散事件仿真软件,将模型可视化研究,并与传统的门诊排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新型排队模型的队列的平均长度,患者的等待时间等服务指标均优于传统的排队模型。

  • 刷式密封泄漏流动及传热特性的研究第一部分:泄漏特性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03-22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采用非线性Darcian多孔介质模型,对三种不同后夹板结构刷式密封的泄漏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压比、转速以及后夹板结构形式对刷式密封泄漏量、流场以及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刷式密封的泄漏量随压比的增大呈线性增大,随转速升高则略微减小。刷式密封的压力下降主要发生在刷丝束内部区域,而在上下游流体域内气流压力则基本分布均匀。后夹板的非通环形槽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量及压力分布的影响很小,而通槽结构则会引起泄漏量的大幅增长,同时使压力分布产生变化。

  • 耕作与施肥对旱地玉米田土壤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探究保护性耕作与施肥对渭北旱地春玉米田土壤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达到高效生产的目的。于2013—2015 年在渭北旱塬实施了春玉米耕作与施肥田间试验, 共设置6 种耕作与施肥处理: 翻耕+ 低肥(A1)、免耕+高肥(A2)、深松+平衡施肥(A3)、翻耕+无肥(B1)、免耕+无肥(B2)和深松+无肥(B3), 测定了春玉米休闲期与生育时期0~200 cm 土层土壤蓄水量和收获时籽粒产量。结果表明: 1)保护性耕作能显著提高旱地玉米田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与传统翻耕处理B1 相比, 休闲期, B2 和B3 播前土壤蓄水量分别提高23.39 mm和27.73 mm (P<0.05); 耕作处理区, B2 和B3 全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平均提高13.41 mm 和15.70 mm; 耕作施肥处理区, A2、A3 土壤蓄水量较A1 分别提高13.15 mm、19.54 mm。2)平衡施肥能有效提高玉米全生育期平均土壤蓄水量, 与不施肥处理相比, 全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平均提高6.79 mm (P<0.05)。3)保护性耕作与施肥能提高玉米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耕作无肥处理区, 与B1 比较, B3 处理产量提高212~576 kghm2,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83~2.21 kghm2mm1; 耕作施肥处理区, A3 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最为显著, 产量较A1 提高659~1 495 kghm2,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65~3.82 kghm2mm1 (P<0.05)。3 种施肥方式下以氮、磷、钾平衡施肥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最大。4)对耗水量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 抽雄—灌浆生育阶段土壤耗水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保护性耕作提高玉米生长初期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提高春玉米抽雄—灌浆期土壤水分, 增加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利于玉米籽粒产量的提高。因此在渭北旱地春玉米田, 深松与平衡施肥组合能提高春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是该地区玉米高效生产较为适宜的种植模式。

  • 番茄对不同养分水平下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化感作用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5-2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外来入侵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能够影响本地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养分水平对入侵植物的化感潜力有重要影响。通过将番茄植株分别与同种番茄、南美蟛蜞菊、蟛蜞菊植株相邻原位种植,以15%、25%、50%、75%的Hoagland培养液模拟不同养分水平开展温室控制实验,探究不同养分水平下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及其亲缘植物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对本地植物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番茄在75%养分水平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物量显著优于其余三个养分水平。(2)随着养分水平降低,番茄叶片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植株的总生物量显著减少,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植株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增加。(3)在25% Hoagland培养液处理下,与南美蟛蜞菊混植番茄的Fv/Fm、Y(II)、qp和总生物量显著低于与蟛蜞菊混植番茄,NPQ和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显著高于与蟛蜞菊混植番茄。上述结果说明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可能通过根系分泌化感物质抑制番茄的生长发育,且南美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强于蟛蜞菊,而增加栽培基质中的养分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对番茄的化感胁迫作用。

  • 射电望远镜台站的Android手机干扰管理APP设计与实现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9-11-13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无线电监测表明,手机与基站通信产生的干扰信号会影响射电天文观测数据,为了抑制射频干扰,天文学家提出屏蔽站内电子设备、设置无线电宁静区等无线电管理办法,其中的手机信号因易移动、基数大而难于监测和管理。然而,开启手机的飞行模式或关机可以降低射频干扰。基于此,本文设计和开发了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干扰管理APP,采用定位技术来自动判别手机是否处于无线电宁静区,以提醒用户管理手机,并记录用户在宁静区内的操作。测试结果表明,当用户处于无线电宁静区时,APP能主动提醒用户开启飞行模式或关机,有效降低手机信号对天文观测数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