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空间频率影响恐惧面孔表情加工的神经通路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1-18

    摘要: 恐惧情绪由于其具有威胁性而优先得到有效的加工。其中空间频率作为处理面孔信息的基础成分,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影响恐惧面孔表情的加工。双通路观点认为在皮层下通路上,低空间频率的恐惧面孔表情存在优先传递性,高空间频率则主要通过皮层通路对恐惧面孔表情进行精细化加工;而多通路则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空间频率对情绪加工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明确脑区及其子区域在多条通路上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验证视觉信息是如何影响情绪加工的。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肘关节等动运动中力量输出、肌肉活性的影响

    分类: 力学 >> 生物力学 提交时间: 2022-11-01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肘关节等动运动中力量输出、肌肉活性、皮层兴奋性的影响。选取16名健康男性大学生按照随机、双盲、交叉的实验设计,分别接受阳极、阴极和假刺激,电流大小2 mA,持续时间20 min。通过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刺激模式)比较不同条件下肘关节等动运动中屈伸肌群肌肉力量输出、肌肉活性以及皮层兴奋性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力量输出:高速180 /s 下,肘关节屈肌峰值功率、屈伸总做功在阳极刺激后保持不变,阴极与假刺激后均显著减小(P<0.05); ②肌肉活性:3种刺激模式均未对屈伸动作时的主动肌和拮抗肌激活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组间和组内均无统计学意义; ③皮层兴奋性:阳极刺激后运动诱发电位(MEP)振幅显著增大(P<0.05),阴极刺激后显著降低(P<0.05),而假刺激前后无统计学意义。阳极tDCS不能提高健康年轻男性肘关节肌肉力量,但对增强肌肉抗疲劳能力,维持高强度做功能力具有积极影响。研究提示,这种神经调控技术可作为一种新型运动训练辅助装备,用于需要保持上肢高功率输出的项目。

  • 早期听觉剥夺后的大脑可塑性:来自先天性听力障碍群体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皮层功能的正常发展依赖于充分的外部感觉信息的输入。先天性听力障碍群体由于经历早期听觉剥夺, 皮层功能往往出现异常。具体表现为初级听皮层功能退化, 初级、次级听皮层的功能连接变弱, 次级听皮层出现跨通道功能重组; 在后天听力重建后听皮层功能重组仍然存在, 言语加工需要更多高级认知资源的补偿。已有研究在探讨听力重建后皮层的长期可塑性机制、复杂声学环境下言语加工机制、汉语言加工独特性等方面尚不深入, 值得进一步研究。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大学生反应抑制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拟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作用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前后, 被试在停止信号任务中的行为变化。实验共入组34名正常大学生, 被试前后两次随机接受真刺激和伪刺激, 两次刺激间隔7天, 每个被试在接受刺激前后均完成停止信号任务, 并在每次实验前后完成Stroop色词任务、词语流畅性、数字广度任务。结果发现真刺激作用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后停止信号反应时显著减小, 但伪刺激条件下没有该趋势。本实验证明了作用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调节反应抑制能力, 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是反应抑制的重要脑区。

  • 苯并[a]芘暴露大鼠的皮层代谢组学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6-1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苯并[a]芘(B[a]P)暴露后大鼠皮层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研究其神经毒性机制。方法将五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a]P暴露组(2 mg/kg),连续灌胃染毒7周以构建B[a]P暴露模型。染毒结束后,Morris水迷宫(MWM)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电镜观察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GC/MS检测皮层代谢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筛选两组间的差异代谢物,Cytoscape软件分析与差异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a]P暴露大鼠出现较长的逃避潜伏期(P1,P<0.05),分析差异代谢物得到9条与B[a]P神经毒性机制相关的通路,这些通路涉及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以及维生素B3(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结论B[a]P可干扰机体的正常代谢,其神经毒性机制可能与氨基酸类代谢紊乱、三羧酸循环紊乱以及维生素代谢紊乱等有关。

  • 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的差异:来自TMS的研究证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尽管研究发现运动锻炼会导致大脑运动皮层可塑性改变, 但对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差异性却知之甚少。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 横向比较了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太极拳锻炼老年人和久坐老年人在配对联合刺激(PAS25)前、后动作诱发电位和短时程皮层内抑制的变化。结果发现, 经常参与乒乓球和太极拳运动锻炼老年人PAS25后的动作诱发电位振幅持续增强, 且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增强的幅度显著高于太极拳锻炼老年人。三组老年人PAS25后各个时间点的短时程皮层内抑制均没有差异性。提示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增强存在运动项目差异性。

  • 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的差异:来自TMS的研究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27

    摘要: 尽管研究发现运动锻炼会导致大脑运动皮层可塑性改变,但对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差异性却知之甚少。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横向比较了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太极拳锻炼老年人和久坐老年人在配对联合刺激(PAS25)前、后动作诱发电位和短时程皮层内抑制的变化。结果发现,经常参与乒乓球和太极拳运动锻炼老年人PAS25后的动作诱发电位振幅持续增强,且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增强的幅度显著高于太极拳锻炼老年人。三组老年人PAS25后各个时间点的短时程皮层内抑制均没有差异性。提示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增强存在运动项目差异性。

  • 知觉场景与工作记忆表征中的注意选择: 一个统一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对信息的注意选择不仅存在于视觉加工中, 同时也可以指向多个短时存储的记忆表征。在行为层面上, 两种注意机制能够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增益, 并且这种增益具有跨不同注意分配方式的稳定性。在脑神经层面上, 一方面, 由于对视觉信息的编码识别以及短时存储均主要在与视网膜呈拓扑映射关系的视皮层区(V1~V4)内进行, 这些脑区也因此同时被作为两种注意加工的操作平台。另一方面, 来自背侧额顶叶网络的控制信号会对视皮层内的注意操作进行自上而下的调控, 以促进对目标信息的优先化加工。这些新的证据表明, 两种注意加工可能均产生于一个统一的注意控制机制。同时, 本文所描述的脑机制框架也为重新理解注意与视觉工作记忆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 强迫性特征在药物成瘾行为中的易感性及其前额叶-反奖赏系统神经基础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强迫性是一种与不顾严重后果的固着行为密切相关的神经心理结构, 大脑神经系统对强迫性行为的调控机制崩溃是导致药物成瘾的直接原因。以往研究对于奖赏系统(中脑-皮层-边缘神经环路)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及机制已经具有丰富的了解, 但针对药物成瘾的强迫性特征本身以及前额叶-反奖赏系统神经环路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机制了解有限, 尤其是缺乏对药物成瘾强迫性特征的系统考察、缺少遗传学研究以及非兴奋剂类药物的汇聚证据。项目拟结合人类成瘾行为的遗传学视角(海洛因成瘾者与其无药物使用的兄弟姐妹对照), 结合神经认知、脑电生理、神经影像等不同层面的方法和技术, 对药物成瘾强迫性的外在表征、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与个体差异有关的遗传易感性进行探索, 期在进一步识别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标记, 为探寻潜在的药物或非药物干预靶点提供更多证据。

  • 强迫性特征在药物成瘾行为中的易感性及其前额叶-反奖赏系统神经基础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3-21

    摘要: 强迫性是一种与不顾严重后果的固着行为密切相关的神经心理结构,大脑 神经系统对强迫性行为的调控机制崩溃是导致药物成瘾的直接原因。以往研究对 于奖赏系统(中脑-皮层-边缘神经环路)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及机制已经具有丰富 的了解,但针对药物成瘾的强迫性特征本身以及前额叶-反奖赏系统神经环路在 成瘾行为中的作用机制了解有限,尤其是缺乏对药物成瘾强迫性特征的系统考 察、缺少遗传学研究以及非兴奋剂类药物的汇聚证据。项目拟结合人类成瘾行为 的遗传学视角(海洛因成瘾者与其无药物使用的兄弟姐妹对照),结合神经认知、 脑电生理、神经影像等不同层面的方法和技术,对药物成瘾强迫性的外在表征、 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与个体差异有关的遗传易感性进行探索,期在进一步识别药 物成瘾的神经生物标记,为探寻潜在的药物或非药物干预靶点提供更多证据。

  • 慢性腰背痛患者的大脑灰质异常: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1-2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腰背痛患者大脑灰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择例慢性腰背痛患者和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扫描,获得高分辨结构像数据并用软件库中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获得疼痛组和健康组之间大脑灰质的形态学差异信息。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慢性腰背痛患者大脑皮层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减少,包括双侧额上回、右侧额极、左侧岛叶、左侧颖下回及左侧颖中回(尸,校正后);皮层下多个灰质核团体积增加,包括左侧丘脑、双侧壳核、双侧伏隔核、右侧尾状核(尸,校正后)。结论慢性腰背痛患者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灰质存在不同的改变模式,这种变化可能与大脑对慢性疼痛的适应不良有关.

  • “冷”/“热”执行功能缺陷影响ADHD儿童核心症状的作用机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 与前额叶发育异常所致的执行功能缺陷密切相关。基于此, 从神经-认知-行为的发展途径提出执行功能缺陷可能是认知层面上导致ADHD核心症状的发病机理, 其中与背侧前额叶相关的冷执行功能缺陷可能是导致注意缺陷核心症状的主导因素, 而与腹内侧前额叶相关的热执行功能缺陷可能是导致多动、冲动核心症状的主导因素。一方面, 冷执行功能缺陷主要引起工作记忆表征维持失败、抑制控制能力不足、认知转换困难等方面, 这些缺陷进一步导致了个体在注意持续、注意选择和注意转移上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 热执行功能缺陷则带来厌恶延迟、奖赏加工异常、动机失调等问题, 使得个体行为抑制失败, 更容易做出冲动性选择, 从而表现出多动、冲动等核心症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冷、热执行功能缺陷影响ADHD核心症状的理论模型以及从认知神经层面上提供更多的实证证据, 同时还需从生态层面考察冷和热执行功能缺陷对ADHD核心症状的交互影响, 并基于执行功能开发对ADHD核心症状具有个性化、精准化、长效化的干预方案。

  • “冷”/“热”执行功能缺陷影响ADHD儿童核心症状的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05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与前额叶发育异常所致的执行功能缺陷密切相关。基于此,从神经-认知-行为的发展途径提出执行功能缺陷可能是认知层面上导致ADHD核心症状的发病机理,其中与背侧前额叶相关的冷执行功能缺陷可能是导致注意缺陷核心症状的主导因素,而与腹内侧前额叶相关热执行功能缺陷可能是导致多动、冲动核心症状的主导因素。一方面,冷执行功能缺陷主要引起工作记忆表征维持失败、抑制控制能力不足、认知转换困难等方面,这些缺陷进一步导致了个体在注意持续、注意选择和注意转移上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热执行功能缺陷则带来厌恶延迟、奖赏加工异常、动机失调等问题,使得个体行为抑制失败,更容易做出冲动性选择,从而表现出多动、冲动等核心症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冷、热执行功能缺陷影响ADHD核心症状的理论模型以及从认知神经层面上提供更多的实证证据,同时还需从生态层面考察冷和热执行功能缺陷对ADHD核心症状的交互影响,并基于执行功能开发对ADHD核心症状具有个性化、精准化、长效化的干预方案。

  • 肢体运动信息如何在工作记忆中存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肢体运动(空间位置运动与身体模式运动)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途径。以往行为学和脑成像研究分别探讨了空间位置运动信息和身体模式运动信息的工作记忆存储问题, 发现两种肢体运动信息的存储均独立于语音环、视空间画板的视觉子系统, 需要视空间画板的空间子系统的参与; 两种肢体运动信息激活的脑区(运动相关皮层)独立于语音环、视空间画板的视觉子系统和空间子系统, 并存在差异。这表明, 现有的工作记忆多成分模型不能完全解释肢体运动信息的存储。据此可推论, 工作记忆系统中可能存在一个负责处理肢体运动信息的“肢体运动系统”, 其隶属于视空间画板, 与视觉子系统和空间子系统并存; 其激活脑区因肢体运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 初级视觉皮层在注意振荡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注意离散性是注意间歇性地采集外界信息的特性, 这种特性在行为中的表现被称为注意振荡。尽管有研究使用经典的线索靶子范式和视觉搜索范式发现行为数据中存在注意振荡, 证明了注意是离散的, 但其相应的神经机制, 即注意离散性与哪些脑区有关, 尚不明确。研究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线索靶子范式和双眼分视技术, 基于人眼视觉通路的解剖学特性, 比较了线索靶子出现在双眼(实验1)、同眼和异眼(实验2)条件下的注意振荡, 考察初级视觉皮层对注意振荡的影响。结果发现:1)双眼分视会对注意振荡发生的频段产生影响, 非双眼分视条件下, 注意振荡出现在低频(2 Hz和8 Hz)。而双眼分视条件下, 注意振荡则出现在更高的频段(12.5 Hz)。2)无论线索靶子出现在同眼还是异眼, 注意振荡的频段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V1区双眼视觉通路或者更高级的视觉区可能参与注意振荡, 为探明注意振荡的神经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行为学证据。

  • 左侧眶额皮层在自动情绪调节下注意选择中的作用:来自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前人研究表明自动情绪调节能够自上而下地影响情绪及情绪性注意过程。近来有研究提示自动情绪调节与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 OFC)有关。也有研究表明左侧OFC的激活影响负性注意偏向。本研究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 考察阈下启动情绪控制目标条件下, 抑制左侧眶额皮层兴奋性是否影响负性注意偏向。结果发现, 使用阴极刺激抑制左侧OFC活动可以加快被试对与恐惧刺激位置一致的探测点的反应。该结果提示左侧眶额皮层是自动情绪调节下情绪性注意选择相关的重要脑区。

  • 内侧前额皮层-伏隔核环路在决策冲动中的作用: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行为控制不足与决策冲动密切相关, 后者受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调节。为调查ADHD决策冲动与mPFC-NAc间功能耦合的关系, 研究采用ADHD模型SHR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大鼠, 结合延迟折扣任务和在体电生理, 研究发现, 与对照Wistar (WIS)大鼠相比, SHR大鼠对延迟大奖赏的选择百分比降低; WIS大鼠mPFC-NAc的Theta频段相干值表现为延迟选择时显著大于立即选择时、首次选择时大于连续选择时、转换试次时大于连续试次时, 而SHR大鼠在上述条件均低于WIS大鼠。回归分析发现mPFC-NAc的相干差值与延迟大奖赏选择率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mPFC-NAc间功能联系减弱是ADHD决策冲动缺陷的重要环路基础, 该缺陷与其深度信息加工以及策略转换能力受损有关, 扩展了ADHD决策冲动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认识。

  • 内侧前额皮层-伏隔核环路在决策冲动中的作用: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29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行为控制不足与决策冲动密切相关,后者受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调节。为调查ADHD决策冲动与mPFC-NAc间功能耦合的关系,研究采用ADHD模型SHR(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大鼠,结合延迟折扣任务和在体电生理,研究发现,与对照Wistar(WIS)大鼠相比,SHR大鼠对延迟大奖赏的选择百分比降低;WIS大鼠mPFC-NAc的Theta频段相干值表现为延迟选择时显著大于立即选择时、首次选择时大于连续选择时、转换试次时大于连续试次时,而SHR大鼠在上述条件均低于WIS大鼠。回归分析发现mPFC-NAc的相干差值与延迟大奖赏选择率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mPFC-NAc间功能联系减弱是ADHD决策冲动缺陷的重要环路基础,该缺陷与其深度信息加工以及策略转换能力受损有关,扩展了ADHD决策冲动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认识。

  •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在程序性运动学习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程序性运动学习包括序列学习和随机学习。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和初级运动皮层(M1)在程序性运动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DLPFC和M1之间的联通性及其与不同程序性运动学习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连续反应时间任务, 结合经颅磁刺激(TMS)方法, 探讨左侧DLPFC到M1的联通性在不同程序性运动学习中的差异。实验1采用两连发TMS探测DLPFC到M1的最佳投射时间点; 实验2, 被试分为2组, 分别进行序列学习和随机学习, 在学习前、后采集行为学数据, 以及M1的运动诱发电位和DLPFC-M1联通性的电生理学数据。行为学结果发现序列学习组的学习效果更佳; 电生理学结果发现, 两组被试学习前、后M1的运动诱发电位均未发生改变; 在最佳时间投射点、适当刺激强度下, 序列学习组DLPFC-M1联通性发生改变, 且与学习成绩相关, 而随机学习组没有改变。结果说明DLPFC到M1的联通性增强可能是序列学习成绩更佳的重要原因, 这一结果从电生理角度为DLPFC在运动学习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

  •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在程序性运动学习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2-24

    摘要: 程序性运动学习包括序列学习和随机学习。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和初级运动皮层(M1)在程序性运动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但DLPFC和M1之间的联通性及其与不同程序性运动学习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连续反应时间任务,结合经颅磁刺激(TMS)方法,探讨左侧DLPFC到M1的联通性在不同程序性运动学习中的差异。实验一采用两连发TMS探测DLPFC到M1的最佳投射时间点;实验二,被试分为2组,分别进行序列学习和随机学习,在学习前、后采集行为学数据,以及M1的运动诱发电位和DLPFC-M1联通性的电生理学数据。行为学结果发现序列学习组的学习效果更佳;电生理学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学习前、后M1的运动诱发电位均未发生改变;在最佳时间投射点、适当刺激强度下,序列学习组DLPFC-M1联通性发生改变,且与学习成绩相关,而随机学习组没有改变。结果说明DLPFC到M1的联通性增强可能是序列学习成绩更佳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从电生理角度为DLPFC在运动学习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