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饲粮磷水平对育肥猪磷的标准回肠及全肠道评定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肥猪磷的标准回肠消化率(SID)及标准全肠道消化率(STTD)评定的影响。选用18头平均体重为(73.8±3.3) kg、安装了简单T型瘘管的育肥猪,采用9×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采用9种饲粮,进行4期试验。9种饲粮中无磷饲粮用于测定基础内源磷排泄量(EPL),6种半纯合饲粮和2种混合饲粮用于测定磷的消化率。以三氧化二铬为指示剂测定EPL和磷的消化率。结果表明:1)饲粮类型极显著影响育肥猪回肠磷排泄量、磷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及SID(P0.05);饲粮类型与饲粮磷水平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育肥猪回肠磷排泄量、磷的AID及SID(P0.05);饲粮类型及饲粮磷水平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育肥猪的全肠道磷排泄量(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磷水平对育肥猪磷的AID、SID及STTD评定无显著影响,但饲粮磷水平显著影响育肥猪磷的ATTD评定。因此,在使用STTD评定猪饲料原料中磷的利用效率时可配制具有不同磷水平的试验饲粮。

  • 外源蛋白酶对肉鸡饲粮体外降解效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蛋白酶对肉鸡饲粮体外降解效率的影响,并确定蛋白酶的最适添加量,为快速评价蛋白酶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肉鸡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400和800 mg/kg外源蛋白酶,通过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建立肉鸡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测定体外降解效率。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仿生消化管。结果表明:肉鸡前期饲粮中添加蛋白酶能显著提高饲粮总能消化率(GED)和酶水解物能值(EHGE)(P<0.05),200 mg/kg蛋白酶组的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肉鸡前期饲粮DMD、GED和EHGE与外源蛋白酶添加量呈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线性关系(P<0.05);肉鸡后期饲粮中添加蛋白酶能显著提高饲粮DMD、GED和EHGE(P<0.05),且三者与外源蛋白酶添加量呈显著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线性关系(P<0.05)。由此可见,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外源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肉鸡饲粮体外降解效率;在本试验中,200 mg/kg蛋白酶组体外降解效率最高。

  • 白酒糟、啤酒糟和米酒糟对肉鸡的营养价值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白酒糟、啤酒糟和米酒糟在肉鸡上的营养价值。试验选取24只平均体重为(1.00±0.12) kg的42日龄湘黄肉公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只鸡。按照4×4拉丁方设计,4组肉鸡分别饲喂100%基础饲粮、80%基础饲粮+20%白酒糟、80%基础饲粮+20%啤酒糟、80%基础饲粮+20%米酒糟。预饲7 d后连续4 d收集鸡只的粪便,测定酒糟、饲粮和粪便的养分含量,应用套算法计算白酒糟、啤酒糟和米酒糟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米酒糟、白酒糟、啤酒糟的表观消化能分别为7.11、8.39、12.26 MJ/kg;粗脂肪含量分别为8.65%、7.66%、0.44%;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1.22%、4.78%、21.61%。啤酒糟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为25.64%,与白酒糟的28.54%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米酒糟的59.56%(P<0.05)。白酒糟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为55.41%,显著高于啤酒糟的38.74%和米酒糟的30.05%(P<0.05)。白酒糟的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介于25.67%~62.27%,米酒糟的介于15.22%~79.04%之间,啤酒糟的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要稍高些,介于50.72%~90.10%。总之,不同酒糟间养分含量及养分表观消化率差异较大,啤酒糟虽粗纤维含量高,但其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普遍较高。

  • 高温环境对家禽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高温环境是影响家禽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温环境下家禽采食量降低,肉鸡生长速度减慢,蛋鸡产蛋率、蛋重及体重下降。高温环境影响家禽生产性能并非全部由于采食量下降引起的,即使在相同采食量的条件下,高温环境仍显著降低家禽的生产性能。本文针对高温环境对家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以及消化酶活性、肠道结构、饲粮排空速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了解高温环境对家禽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 大菱鲆幼鱼对几种蛋白质源中营养物质的表观及膨化处理对其产生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对秘鲁红鱼粉、豆粕、葵花粕和玉米蛋白粉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膨化处理对其产生的影响。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蛋白质源组成,并添加0.1%的三氧化二钇(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将其分别制作成正常颗粒料和膨化颗粒料。将平均体重为(8.98±0.01) 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按照不同处理分别投喂相应饲料,喂养2周后采用后肠挤压法收集粪便样品至第6周。结果表明:大菱鲆幼鱼对4种蛋白质源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22.33%~65.50%、48.97%~85.28%、47.70%~84.14%和44.50%~81.16%。其中,鱼粉的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3种植物蛋白质源(P<0.05);3种植物蛋白质源中以豆粕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葵花粕次之,玉米蛋白粉最低;各待测蛋白质源中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基本一致。经膨化处理后,大菱鲆对4种蛋白质源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得到改善,尤其是3种植物蛋白质源,效果显著(P<0.05),膨化处理后4种蛋白质源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24.26%~70.87%、57.20%~85.33%、68.27%~87.09%和49.23%~84.35%。由此得出,膨化处理能够提高大菱鲆幼鱼对秘鲁红鱼粉、豆粕、葵花粕和玉米蛋白粉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 早稻和晚稻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评定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消化试验来评定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上的营养价值。选择18只60日龄、平均体重为(1.50±0.20) kg的健康状况良好的白色獭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早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早稻)、晚稻饲粮(85%基础饲粮+15%晚稻)。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早稻与晚稻中总能(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磷(P)、无氮浸出物(NFE)的含量分别为16.25 MJ/kg、86.32%、7.82%、1.32%、8.54%、23.35%、10.54%、1.54%、1.32%、0.53%、0.38%、64.76%与16.07 MJ/kg、89.17%、6.88%、1.32%、9.07%、24.55%、11.57%、2.01%、3.96%、0.62%、0.21%、63.71%。2)早稻和晚稻在生长獭兔中的表观消化能分别为10.43和10.32 MJ/kg,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中GE、DM、CP、EE、CF、NDF、ADF、Ash、Ca、P、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5.33%、74.32%、76.69%、68.59%、13.12%、38.63%、27.11%、52.23%、50.03%、15.54%、74.35%与64.22%、76.15%、70.92%、72.93%、14.35%、38.49%、27.09%、52.03%、48.63%、14.99%、73.64%。由上可知,早稻和晚稻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差异较小,生长獭兔对早稻和晚稻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相当;早稻和晚稻均可以作为生长獭兔的能量饲料来源,二者对生长獭兔的营养价值相近。

  • 不同物理有效纤维水平饲粮制粒对山羊养分表观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物理有效纤维(peNDF)水平饲粮制粒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4只体重约为25 kg的波杂公山羊(波尔山羊×徐淮山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4只试验山羊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饲粮A、B分别为peNDF水平为22.69%的粉料、颗粒料,饲粮C、D分别为peNDF水平为31.69%的粉料、颗粒料。4种饲粮的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含量及总能等相等或接近。试验分为4期,每期15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低peNDF水平下,与饲粮A相比,饲粮B显著提高了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干物质、有机物、钙、磷表观消化率及氮保留量、氮保留率与氮生物学价值(P0.05)外,其余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由本试验结果得出,在高和低2种peNDF水平下,饲粮经制粒均提高了山羊的养分表观消化率。

  • 不同含量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表观、沉积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沉积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磷酸二氢钙含量为1.5%的正对照饲料和磷酸二氢钙含量分别为1.0%、0.5%的负对照饲料,在含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分别添加400、800 IU/kg中性植酸酶,在含0.5%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400 IU/kg中性植酸酶,共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39.0±3.0) g的异育银鲫10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鱼。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中性植酸酶的情况下,随磷酸二氢钙添加量增加,鱼体增重率和干物质、磷表观消化率,蛋白质和灰分沉积率,全鱼磷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磷酸二氢钙含量为1.0%的饲料中添加800 IU/kg中性植酸酶可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提高干物质和磷的表观消化率,800 IU/kg中性植酸酶在底物充足条件下可代替0.5%磷酸二氢钙的添加。

  • 延胡索酸对夏季幼兔生长性能、空肠发育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酸化剂延胡索酸对夏季幼兔生长性能、空肠发育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90只体重[(919.00±8.92) g]相近的56日龄獭幼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延胡索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延胡索酸,复合酸化剂组在基础饲粮添加0.10%复合酸化剂。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延胡索酸提高了幼兔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分别提高了6.05%和13.40%,并降低了死亡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延胡索酸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延胡索酸提高了空肠肠壁厚度、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分别提高了20.70%、9.83%和18.60%,同时也降低了隐窝深度(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延胡索酸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有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的趋势(P>0.05),对其他血清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可以改善夏季幼兔空肠发育,增强肠道吸收能力,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从而提高生长性能,同时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机体健康。

  • 棉籽粕化学脱除棉酚的试验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棉籽粕化学脱毒的最佳方法。试验1,通过研究不同水分、温度和水热作用时间对棉酚脱毒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水、热条件对棉籽粕的脱毒作用。结果发现,在60~100 ℃、水分8%~16%和时间20 min~8 h条件范围内,随着温度、水分添加量、时间增加,棉籽粕脱毒率越高。试验2,通过对10种常见单一化学脱毒剂的脱毒效果的比较,研究发现,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铜(CuSO4)和双氧水(H2O2)脱毒效果较佳,脱毒率均达到40%以上,然而,FeSO4脱毒棉籽粕颜色发黑并带有铁锈味,故CuSO4和H2O2为较优的单一棉酚脱毒剂。试验3,将CuSO4和H2O2制成混合脱毒剂,研究其最佳反应条件,并验证其脱毒效果,结果发现,80 ℃、16%脱毒剂添加量和烘1 h为最佳脱毒条件,且此混合脱毒剂的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的脱毒率均在84%以上;虽然脱毒棉籽粕粗蛋白质含量稍微降低(P>0.05),但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因此,水分、温度、时间都是影响棉籽粕化学脱毒的重要因素,在控制好这3个条件的情况下(80 ℃、16%脱毒剂添加量和密闭烘1 h时间),选用H2O2、CuSO4配制成一种混合脱毒剂,能有效脱除棉籽粕棉酚并且提高棉籽粕粗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为棉籽粕脱毒加工提供良好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 饲粮纤维素添加水平对生长猪磷标准评定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通过2个试验探讨了饲粮纤维素添加水平对生长猪内源磷损失(EPL)和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磷的标准回肠消化率(SID)、标准全肠道消化率(STTD)的影响。选用28头回肠末端安装了简单T型瘘管、平均体重为(25.1±2.0) kg的生长猪,按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1饲喂4个纤维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3%、6%和9%的无磷饲粮。试验2饲喂4个纤维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3%、6%和9%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个试验均包括5 d的预试期、2 d的粪样收集期(第6天和第7天)和2 d的食糜收集期(第8天和第9天)。以三氧化二铬作为指示剂测定生长猪EPL和磷的消化率。结果表明,生长猪全肠道EPL随饲粮纤维添加水平提高而线性降低(P<0.05);磷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SID和STTD也随饲粮纤维素添加水平提高而线性降低(P<0.05或P<0.01)。根据以上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猪对无磷饲粮纤维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6%,而玉米-豆粕型饲粮建议不添加纤维素;饲粮纤维素添加水平显著影响生长猪EPL和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磷消化率的测定(P<0.05)。

  • 粗饲料组合效应对斯布牦牛营养物质表观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粗饲料(燕麦草、青贮玉米和苜蓿,其中苜蓿添加比例恒定为10%,青贮玉米+燕麦草添加比例恒定为60%)饲喂斯布牦牛的组合效应,并对不同组合饲粮进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测定,筛选出适宜斯布牦牛采食的组合饲粮。选用体重相近的干奶期斯布牦牛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牦牛,开展消化试验。配制5种试验饲粮,其组成如下:Ⅰ组,60%燕麦+10%苜蓿+30%精料;Ⅱ组,45%燕麦+1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Ⅲ组,30%燕麦+3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Ⅳ组,15%燕麦+4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Ⅴ组,6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结果显示:Ⅲ组的采食量、总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Ⅰ、Ⅱ、Ⅲ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Ⅴ组(P<0.05);Ⅳ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Ⅲ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Ⅳ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Ⅴ组(P<0.05)。以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作为自变量(X),以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作为因变量(Y)去拟合模型,得到三次方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均呈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7和0.937。由此得出,燕麦草与青贮玉米的混合饲喂对斯布牦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具有组合效应,当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为30%、燕麦草添加比例为30%时,斯布牦牛的料重比、增重及饲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达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蛋白质和纤维的利用。

  • 饲粮中棉秆比例对绵羊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棉秆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及棉秆中营养物质在绵羊体内的消化代谢参数。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50只试验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CK组)饲喂全价颗粒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以棉秆替代10%(A组)、20%(B组)、30%(C组)和40%(D组)的基础饲粮。试验全期68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53 d,消化代谢试验8 d。结果表明:结果表明:1)ADG随棉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表现为C组和D组极显著低于CK组(P<0.01),显著低于A组(P<0.05),CK组、A组和B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2)饲粮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棉杆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依次下降,其中D组比CK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粗纤维(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低17.17%(P<0.01)、18.22%(P<0.01)、12.14%(P<0.01)、36.36%(P<0.01)、26.26%(P<0.01)和36.24%(P<0.05)。3)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表现不一。当棉秆替代比例为30%时,棉秆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C组和D组DM和OM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CP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棉秆可以作为粗饲料用于育肥羊生产,替代比例以30%为宜。

  • 多营养源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及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源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探索使用非常规饲料原料配制饲粮的可能性。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在(41.06±1.43) kg的“杜长大”生长猪48头,随机分配到2个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多营养源饲粮组(试验组)。生长阶段试验期为42 d,育肥阶段待猪体重达120 kg时,每个组选择5头猪进行屠宰并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7.76%(P>0.05),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能量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钙、磷、能量、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显著提高了试验猪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但对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对猪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以非常规饲料原料为主的多营养源饲粮降低了生长育肥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但对其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负面影响。

  • 蒸汽爆破参数对菜籽粕中总硫苷脱毒效果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参数(水料比、蒸汽压强、维压时间)对菜籽粕中总硫苷脱毒效果的影响,并用体外仿生法对脱毒菜籽粕的营养物质消化率进行评价。试验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筛选出最适的水料比、维压时间与蒸汽压强,每个试验处理设4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菜籽粕中总硫苷的脱毒效果明显,总硫苷脱毒率达73.71%~86.98%。以总硫苷脱毒率为筛选指标,按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筛选出最适的水料比为25%,最适的维压时间为60 s,最适的蒸汽压强为2.0 MPa。以菜籽粕营养物质消化率筛选指标时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1.0、1.5 MPa(固定水料比为25%、维压时间为60 s)蒸汽压强对菜籽粕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2.0 MPa蒸汽压强时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粗蛋白质、赖氨酸、精氨酸的消化率(P<0.05或P<0.01),提高蒸汽压强可极显著降低总硫苷、异硫氰酸酯的含量(P<0.01)。综合考虑总硫苷脱毒率与营养物质消化率指标,当固定水料比为25%、维压时间为60 s时,适宜的蒸汽压强以不大于2.0 MPa为宜。

  • 3种无机磷源在吉富罗非鱼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3种无机磷源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含总磷0.91%的基础饲料为对照(Dcontrol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2.0%的磷酸二氢钙(MCP,DMCP组)、2.3%的磷酸氢钙(DCP,DDCP组)和2.0%的磷酸一二钙(MDCP,DMDCP组),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质32.5%)等能(粗脂肪6.5%)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均重为(29.40±0.15) 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56 d。每种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25尾。结果表明:1)DMCP和DDCP组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Dcontrol和DMDCP组(P0.05);Dcontrol组的脏体比显著高于3个试验组(P0.05)。吉富罗非鱼对MCP、DCP、MDCP的利用率依次为91.88%、86.03%和54.17%。4)3种无机磷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均二者以DMCP组最高,DMDCP组最低,DDCP组居中。由此可见,MCP和DCP可作为吉富罗非鱼(体重30~150 g)饲料的无机磷源,而MDCP不适宜。

  • 多营养源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及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源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探索使用非常规饲料原料配制饲粮的可能性。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在(41.06±1.43) kg的“杜长大”生长猪48头,随机分配到2个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多营养源饲粮组(试验组)。生长阶段试验期为42 d,育肥阶段待猪体重达120 kg时,每个组选择5头猪进行屠宰并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7.76%(P>0.05),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能量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钙、磷、能量、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显著提高了试验猪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但对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对猪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以非常规饲料原料为主的多营养源饲粮降低了生长育肥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但对其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负面影响。

  • 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有机酸(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表观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有机酸(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1 080尾初重(4.60±0.05) 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正对照组(PC组)组饲喂鱼粉含量为18%的基础饲料,2个负对照组分别饲喂以肉骨粉(MBM组)和豆粕(SM组)替代1/3鱼粉的试验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2个负对照组试验饲料中添加0.2%柠檬酸(MBM-CA、SM-CA组)、苹果酸(MBM-MA、SM-MA组)和丁酸钠(MBM-SB、SM-SB组)的试验饲料。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与PC组相比,MBM和SM组的增重率和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为12%的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2%柠檬酸和丁酸钠,可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提高了饲料效率,但添加0.2%苹果酸对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

  • 干酒糟及其可溶物中糠氨酸含量与瘤胃降解特性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验证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糠氨酸含量与不同程度热加工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瘤胃降解特性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并与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作为饲料热处理敏感指标进行比较。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热处理DDGS中糠氨酸含量,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特性并采用改进的三步体外法测定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加,DDGS中糠氨酸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降低,且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糠氨酸与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均与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培养可溶部分(r=-0.72 vs. -0.60;r=-0.60 vs. -0.51)、不可降解部分(r=0.96 vs. 0.84;r=0.96 vs. 0.85)、有效降解率(r=-0.62 vs. -0.51;r=-0.72 vs. -0.61)以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r=-0.52 vs. -0.57)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并可建立回归预测方程。3)糠氨酸含量较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与瘤胃降解特性具有更高的相关性,二者与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总可消化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相似,但糠氨酸含量与小肠可消化蛋白质含量具有更高相关性(r=0.67)。不同热处理DDGS中糠氨酸含量与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存在相关关系,并可建立回归方程。糠氨酸含量较酸洗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更适合作为评价饲料热加工程度的关键指标。

  • 反刍动物对磷的利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磷是参与动物机体多种生物学反应的必需元素之一,但畜禽养殖,尤其是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磷排泄带来的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磷排泄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反刍动物磷利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结合其代谢特点归纳了提高磷利用率的措施,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