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2-01-05
摘要: [目的] 本文针对中文出版物中不同字体、不同书写系统的阅读绩效进行客观对比研究。 [方法] 具体地,将汉字渲染成其对应字形的图像,并进一步按照语序把句子中的汉字图像折叠成为三维的句子张量。对于同一段中文文本,用不同的字体或者简体、繁体会得到句子的视觉差异化的张量表达。通过进一步将得到句子张量输入到我们设计的深度语言模型,进行文本分类等任务的测试,可以客观地比较字体和书写系统对阅读绩效的影响。 [结果] 通过在两个中文文本分类数据集上的测试发现,一些特殊不常用字体相较于常用字体的机器识别准确度较低,并且常用字体中不同字体的阅读绩效也有差异。 [结论] 通过假设检验得出使用楷体和黑体的数据集在文本分类任务上的准确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楷体相比于黑体来说阅读绩效更高。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的阅读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1-03-08
摘要:河南荥阳方言属官话方言的中原官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入声。本文根据方言音系设计字表,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来提取代表字词的基频和时长等参数,依据五度标调法和归一法原则,分析了荥阳方言单字调和双字调的基频模式。借助Praat软件重新测定单字调中两个降调(阳平52、去声31),一个平调(上声33),一个升调(阴平23);测定了不同声调组合的双字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双字调的音变规则。荥阳方言双字调变调模式中,以前字变调为主,产生了53、42、44、32共4个新声调,其变调类型以简化型连调和异化型连调为主。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1-03-08
摘要:新绛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绛州小片。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基频为主要声学参数,对运城市新绛县方言单字调和双音节连读变调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绛方言单字调有3个调类,阴平、去声调为高降调41,阳平调为中升调34,上声为平调33。在双音节连读变调中,变化较为显著,前字、后字均有变调。阳平、上声、去声同为上声前字时发生合并。双音节组合调类一共有16种模式,归并后为13个。语音变调的规律性较强。在大部分情况下,阴平调型保持降调不变,调值会有些许变化。由于有古音为入声来源的词,阳平为前字多两种组合模式。变调多在阳平和上声中发生。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1-03-08
摘要:潜江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的武(汉)天(门)片,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历来关于潜江方言在西南官话中所属分区问题、音系系统、语法特点、词汇特点等方面的讨论成果颇丰,但未曾通过数据测量对潜江方言进行过声学分析。本文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Praat软件,通过提取潜江方言单、双字调的基频信息对潜江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分析,重新测量单、双字调的调值,并总结双字调中的音变规律。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1-03-08
摘要:肇庆市高要区乐城镇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当地通行的“白话”属于广府粤方言的一种。此前方言学专著将高要与肇庆城区作为同一个方言点记录,未见高要区内其他方言点的声学分析结果及关于乐城白话的相关记录。实验结果表明,乐城话共有9个调类,分别定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和阳入。乐城白话中没有明显的双字调变调现象,但前字调域偏窄,发音时长较短。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1-03-07
摘要:本文通过对采集的 辽宁省 葫芦岛市南票区的单双字调进行语音学分析, 总结 了有关这一东北官话哈 抚片 长锦小片 方言 的连读变调规律。 本文通过分析 该方言区 阴平 、 阳平、 上声 、 去声 的 作 前后字的规律,根据基频变化 使用 五度标调 法 指出了一些双音节 中的连读变调情况。 除 阳平 作 前字、 阴平 的情况外, 双音节 词中的单字调值均与单 音节 时有 一定区别 。单字调 的基频值 男女差异不大, 在 双字调中的一些情况女性调值比男性高。 该地区的双音节调位组合 存在 调位合并现象, 实际的 双音节调位组合可以看作 14 种 阳平 加 阴平 、 阳平加上声、上声加上声的调位组合基本一致 上声 作后字时有时尾部也有微弱上 升 。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1-01-18
摘要:本文详细地梳理了人类语音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成果,为对语音起源和演化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文献,并对前人在这个领域里的研究进行了初步的评述。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25
摘要:通过对通渭方言的单字和双字组语音进行声学分析,提取基频参数研究该方言的声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通渭方言有三个单字调平声、上声、去声诟值分别为23、52、44。双字组声调模式出去轻声之外共有13种,在前后字都有发生,其中平声连读变调模式最为复杂,能够从连读变调模式中分别阴平和阳平,上声除了首还可能在发声方法上存在与葫母相关的嘎裂特征,去声无变调。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1
摘要:本文运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宁夏隆德方言单字调及双字调进行了声学分析。通过对语音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提取出各声调下每个例字的基频值,在此基础上参考半音法、根据五度标调法确定调值;最终归纳出隆德方言的三个单字调——缓升调(113)、高降调(51)、中平调(33),以及四种双字调变调调形。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荔城区方言属于闽南语系莆田话中的一个下属方言,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与‘标准’莆田话有着微妙的差别。前人文章并未科学有效地测试其音调以及连读的具体变化和声调值。故本文将以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式,使用Praat提取、分析发音人的语料基频,以了解荔城区莆田话单音节的调值以及双子连读变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荔城方言的阴平调值为533、阳平为26、上声为453、阴去为42、阳去为14、阴入为21、阳入为4。存在49(7*7)种不同的连字变调规律。前人也有对莆田方言进行研究,但大多集中在莆仙区,而非荔城区,本次调查的音调结果虽与前人的调查大致一致,却有±4 的微小差别。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本文通过声学实验的方式,利用自相关算法和时长归一化提取淮安方言的单字和二字词组的基频曲线,并通过T 值法进行五度值转换,对淮安话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描写。实验结果证明,淮安方言上声单字是一个低降调而非低平调;淮安话中存在两种最主要的变调模式,即上声做后字时的前字变调和入声做前字时的前字变调。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声调作为一种超音段音位,在汉语语音系统中有着承载信息的重要作用。随着人口流动速度增加、地区间交流增长以及普通话的不断普及,方言的语音系统整体变化速度不断加快。本文通过声学实验对新派玉溪方言的单字声调系统进行了重新描写,并将实验结果与前人口耳记音的声调结果进行了比对,以观察玉溪方言声调的历时变化情况。此外,本次实验考查了玉溪方言的双音节声调模式,为玉溪方言的连读变调规律提供了声学数据支持,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玉溪方言连读变调规律的历时变化情况,为这一地区的方言声调变化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 本实验运?现代实验语?学的?法,对福建漳州闽南??的单字调、双字调模式进?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漳州??单字?共有7个调类,其调值分别为:阴平-24、阳平-312、上声-51、阴去-42、阳去-33、阴?-53、阳?-11。双字调共有49种组合模式,在变调后共有28种。连读变调只发?在前字,其中阴平和阳平、阴去和阴?、阳去和阳?在变调后调值基本相同。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前?研究中提出的两种阴?的变调模式已经逐渐统?为其中?种,只在个别字种仍有保留。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梅州大埔客方言属于汉族语系中的客家话粤台片梅惠小片,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六个声调。本文通过语音实验方式,使用Praat提取并分析发音人的语音基频,总结大埔客方言单音节的调值和双音节词调值与连续变调模式。大埔客方言单音节的阴平调值为44,阳平调值为32,上声调值为42,去声调值为53,阴入调值为4,阳入调值为5。双音节的36种组合中共有29种组合模式,入声变调情况不明显。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本文通过声学实验提取基频参数,再计算半音与五度值,比较男女单字调的半音曲线,并且计算总体五度值研究了萍乡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声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蒙阴方言有四个单字调:2个降调、1 个声调和 1 个曲折调,其中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的调值分别为23、33、34、32。双音节的 16 种组合的声调研究的数值出现连读变调的变化,且发现萍乡方言的连读变调规则很特殊,只以轻重音产生变调。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本文通过声学实验提取基频参数,研究了徐州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声调模式。实验 结果表明,徐州方言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分别为 213、55、35、51。双字调共有16种组合模式。作为前字的阴平在双音节字组中易产生明显的变调,这是为使发音省力而简化形成的结果,其他聲調組合一般不變。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重庆忠县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中的西南官话,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共四个声调。本文通过语音实验的方式,运用Praat提取并分析发音人的语音数据以及基频,再作分析以及总结有关忠县方言单音节的调值以及双字调连续变调模式。得出结论为忠县方言的单音节的阴平调值为45,阳平调值为32,去声调值为25,上声调值为43。双音节的 16 种组合所得出的结果为:34+21,45+31,45+33,11+12,12+11,12+21,11+12,23+22,23+21,23+34,23+22,24+21,23+21,12+34,发现在双音节字组中更容易产生变调的情况。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建瓯方言是闽语的一个重要次方言,建瓯方言在原建宁府各县(浦城北乡除外),及延平(今南平)府属顺昌的东北部乡间和南平乡间大体可以通行,在闽北具有较大的代表性,福建建瓯方言一共有六个声调分别是阴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本文运用praat提取并分析发音人的基频,探究建瓯方言的单字调与双字调,结果表明,建瓯方言单字调的阴平调值为43,上声为31,阴去为33,阳去为44,阴入为35,阳入为42.双字调共有36种组合方式。通过双字调的探究发现建瓯双音节中的阳去调总体调值由44变成55,阴平与调型配合时,作为前字的阴平调值由43变为54。单、双音节中未发现声调合并现象。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西安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区关中方言,是古代长安方言的继承者。本文通过声学实验研究西安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调值和变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西安方言单字调共有4个,分为2个降调,1个升调和1个平调,其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调值分别为32、35、52和55。组合成双字调共16组,连读的情况下,前字和后字都发生音变,阴平在与阴平组合时变为升调,上声与上声组合时前字变为与阴平相同,其余个别升调发生了“简化连调”,调值比单字调低一度。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1-10
摘要:广西兴安方言属于湘方言与西南官话交界,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本文通过声学实验的方式,运用Praat提取基频参数,研究了兴安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声调模式。结果表明:兴安方言的四个单字调中,有平、升、降、曲折调各一,其中阴平调值为33,阳平调值为21,上声调值为45,去声调值为214。双音节一共有16种组合,连读变调一般只在后字发生,前字调值稳定,阴平大部分情况为平调或降调;阳平一直为低降调,作后字时起点容易被抬高;上声连读时读为44+44,作后字时一般会遵从简化型连调原则,变为平调;去声变调情况比较复杂,无论前后字都会变调,但总体遵从简化型连调原则或异化型连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