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期刊新媒体运营平台整合关键技术的探讨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当今科技的发现速度越来越快,智能手机、高端电脑,也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走进了千万人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随着这些年的初步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本文就期刊新媒体运营平台整合关键技术做了探讨。

  •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8-1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如何提高脑电信号情感识别的正确率这一问题,在得到的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分频带特征提取后,一方面采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算法、朴素贝叶斯和神经网络算法对小波熵、近似熵、功率谱密度、微分熵,进行训练和分类学习;另一方面,基于4种不同的电极放置方式,对微分熵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和经遗传算法参数寻优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训练。结果显示,在12通道条件下能够得到91.99%的总体准确率,最高情感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97.59%。研究结果表明,减少电极可以获得较高的情感识别分类结果,并且采用参数寻优后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能够有效提升准确率。

  • 热力学与传热学的共性理论基础——可逆与不可逆过程普适的有效能方程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23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回顾总结了热力学与传热学共性理论基础研究的系列成果,从正视热力学第二定律、“熵产”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以势能理论为依据,用相对环境平衡态的势能为基准态势能定义了能量中的有效能和无效能。这种定义具有与“?”相同的性质,又能从定义式直接写出有效能函数的表达式。继而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方程,推导出了普适的有效能方程、有效能率方程,并与熵方程、火积耗散方程和?方程进行了比较。前者方程各项都只与状态有关,都能独立计算出来,而后三个方程都有一项与不可逆过程有关的补缺项。把有效能率方程应用于传热过程,导出了传热效率的表达式;应用于实际热机系统,导出了传热与热力耦合系统的输出功率、输入热流率、效率、换热器传热系数以及热源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应用于系统优化设计。本文构建的热力学和传热学共性理论,为热机与换热器耦合进行热力系统综合分析和协调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 热力学与传热学的共性理论基础——可逆与不可逆过程普适的有效能方程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0-30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回顾总结了热力学与传热学共性理论基础研究的系列成果,从正视热力学第二定律、“熵产”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以势能理论为依据,用相对环境平衡态的势能为基准态势能定义了能量中的有效能和无效能。这种定义具有与“?”相同的性质,又能从定义式直接写出有效能函数的表达式。继而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方程,推导出了普适的有效能方程、有效能率方程,并与熵方程、火积耗散方程和?方程进行了比较。前者方程各项都只与状态有关,都能独立计算出来,而后三个方程都有一项与不可逆过程有关的补缺项。把有效能率方程应用于传热过程,导出了传热效率的表达式;应用于实际热机系统,导出了传热与热力耦合系统的输出功率、输入热流率、效率、换热器传热系数以及热源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应用于系统优化设计。本文构建的热力学和传热学共性理论,为热机与换热器耦合进行热力系统综合分析和协调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 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的差异:来自TMS的研究证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尽管研究发现运动锻炼会导致大脑运动皮层可塑性改变, 但对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差异性却知之甚少。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 横向比较了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太极拳锻炼老年人和久坐老年人在配对联合刺激(PAS25)前、后动作诱发电位和短时程皮层内抑制的变化。结果发现, 经常参与乒乓球和太极拳运动锻炼老年人PAS25后的动作诱发电位振幅持续增强, 且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增强的幅度显著高于太极拳锻炼老年人。三组老年人PAS25后各个时间点的短时程皮层内抑制均没有差异性。提示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增强存在运动项目差异性。

  • 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的差异:来自TMS的研究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27

    摘要: 尽管研究发现运动锻炼会导致大脑运动皮层可塑性改变,但对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差异性却知之甚少。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横向比较了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太极拳锻炼老年人和久坐老年人在配对联合刺激(PAS25)前、后动作诱发电位和短时程皮层内抑制的变化。结果发现,经常参与乒乓球和太极拳运动锻炼老年人PAS25后的动作诱发电位振幅持续增强,且乒乓球锻炼老年人增强的幅度显著高于太极拳锻炼老年人。三组老年人PAS25后各个时间点的短时程皮层内抑制均没有差异性。提示不同形式运动锻炼老年人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增强存在运动项目差异性。

  • 多种群遗传算法与截断奇异值分解法在开关电弧反演中的应用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6-27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利用电流与空间磁场的对应关系,将电弧视为具有变弧径多条电流线集合。基于毕奥萨伐尔定律,通过正演分析获取组合电弧电流线在空间的磁场分布。为简化问题复杂度,考虑电弧未入栅片的阶段,利用多种群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求解电磁逆问题非线性方程组,以确定电弧空间位置。在上述基础上,为解决逆问题不适定性,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法反演电弧电流分布,并通过GCV 准则获取正则化参数。反演结果有助于理解开关电弧的物理特性。

  • 太阳能聚光分频PV/T综合利用系统的光学分析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2-01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太阳能聚光分频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系统。聚光系统为倾斜平板菲涅尔反射型聚光器并对太阳双轴跟踪。分频器可将太阳光谱分成两部分同时实现光伏和光热高效利用。通过光线追踪法对该系统进行了光学性能分析,并对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聚光系统具有较高的面积利用率,聚光焦斑均匀性高有利于光伏发电;集热器对分频器反射能流的直接拦截率可达到86%。光热利用温度不受光伏电池工作温度的限制,因此有望获得更高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率。

  • 应用修订的Shuttleworth-Wallace 模型对半干旱区覆膜玉米蒸散的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蒸散发(ET)包括植物蒸腾(T)和土壤蒸发(E), 在维持全球能量平衡和气候调节中起关键作用。量化蒸散发及其组分在准确预报气候对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和能量的响应中至关重要。基于兰州大学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2014 年玉米生长季涡度相关仪的观测结果, 利用修订后的Shuttleworth-Wallace 模型(S-W 模型)对覆膜玉米田的蒸散发进行模拟, 利用实测值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对蒸散发及其组分的影响因素和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S-W 模型对覆膜玉米农田蒸散发的模拟结果在日蒸散量大于2 mm·d1 的晴天和时晴时云天气较好, 阴雨天气模拟结果较差, 且模型模拟结果较涡度相关的实测值偏高。E/ET 在一天内的变化为单峰曲线, 在生长季尺度上, 在玉米快速生长期呈下降趋势, 在之后的时间基本保持不变。覆膜玉米农田的E/ET在日时间尺度的变化主要受气孔导度影响, 在生长季尺度主要受叶面积指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 蒸散发及其组分对作物冠层高度与参考高度间的空气动力阻力(raa)和冠层内边界层阻力(rac)均较敏感, 对作物冠层阻力(rsc)敏感性适中, 对地面与冠层间的空气动力阻力(ras)和下垫面裸土表面阻力(rss)不敏感, 在应用S-W 模型模拟覆膜玉米农田蒸散量时, 要特别注意阻力参数raa、rac 和rsc 的合理确定。

  • 复合手术室内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巨大蛇形动脉瘤的手术配合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总结复合手术内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及介入方式治疗巨大蛇形动脉瘤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3例复杂动脉瘤通过颅内外动脉搭桥及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复合手术室内配合情况。结果 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效果良好,术后无感染并发症。患者出院时GOS评分5分2例,4分1例。结论 复合手术治疗是复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对术中护理配合要求高。术前充分的护理准备、术中高效的器械配合、复合手术室内合理的器材布局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功能化石墨烯/弹性体协同强韧化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利用乙二胺功能化石墨烯(GS-EDA)为纳米填料,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弹性体为增韧剂,经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POE-g-MAH/GS-EDA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TGA)、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和熔融指数测试分别对填料和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研究表明,EDA已成功接枝于石墨烯的表面上;POE-g-MAH的酐基与GS-EDA的氨基发生了作用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并促进了GS-EDA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当GS-EDA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较PP/POE-g-MAH提高了25.2%、32.5%和26.9%,此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也最好。添加GSEDA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和结晶度。GS-EDA的加入使PP/POE-g-MAH/GS-ED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而熔融指数逐渐降低。

  •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痛结肠镜患者90例随机分成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45例,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脉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N'PL} o D组缓慢静脉泵注(10 min)右美托咪定0.3 wg/kg,然后注射丙泊酚1 mg/ kg; C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雌。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2-0.5 mg/kg。观察丙泊酚用量、可唤醒时间及体动、循环、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总用药量和呼吸抑制例数D组明显低于C组(P0.05);麻醉深度指数(NTI)C组明显低于D组(P<0.05 )。结论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同单独使用丙泊酚相比能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以减少不良反应,并能提供更佳的镇痛效果且大大降低丙泊酚用量。

  • 固溶处理对热压成型CoCrW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15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摘 要 利用SEM、XRD和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固溶处理对热压烧结CoCrW合金相组成的影响;通过硬度测试、室温拉伸和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固溶处理对热压烧结CoCrW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态与固溶态CoCrW合金的组成相均为M23C6、M6C、CrCo金属间化合物和γ-Co基体;固溶处理降低了合金中的M23C6含量、原始颗粒边界,同时改善了合金塑性和耐磨性能。合金室温硬度、抗拉强度均随固溶温度升高、固溶时间延长而先增高后降低。

  • 酸化剂与抗生素对黄羽肉鸡回肠黏膜菌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长期添加酸化剂和亚剂量硫酸新霉素对黄羽肉鸡回肠黏膜菌群动态变化和组成的影响。选择800只1日龄健康岭南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C和D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酸化剂Ⅰ、0.3%酸化剂Ⅱ和50 mg/kg硫酸新霉素。试验期42 d。分别于1、7、14、21、28、35和42日龄时,采集肉鸡回肠黏膜并提取细菌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肉鸡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同时应用16S rDNA基因序列技术,建立42日龄肉鸡回肠黏膜细菌16S rDNA的随机克隆文库。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发现,4组肉鸡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发生变化的程度不同,1~28日龄时4组的动态变化值分别为9%~33%、8%~90%、8%~56%和17%~45%。回肠黏膜细菌随机克隆文库分析发现,A组文库有94个序列,共产生16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B组有87个序列,共产生7个OTUs;C组有98个序列,共产生5个OTUs;D组有94个序列,共产生9个OTUs。A和D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所占克隆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9.36%和50.00%,极显著高于B(6.90%)和C组(10.20%)(P<0.01);A组与其他各组其他菌属的种类与组成比例存在差异,且均未发现与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相关序列。由此可知,饲粮中长期添加酸化剂和亚剂量硫酸新霉素会使1~28日龄岭南黄羽肉鸡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42日龄肉鸡回肠黏膜菌群的多样性下降,乳酸杆菌属的组成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与差异可能是酸化剂与抗生素持续压力的影响所致。

  • 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的陇中半干旱区土壤含水量监测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半干旱区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为了准确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动态以指导农 业高效用水, 近年来, 利用地球物理测量方法研究高分辨率的水流入渗, 已经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本文以陇中半干旱区玉米田为例, 通过在土壤表面布置电极,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对降雨前后土壤二维剖面进行电阻率数据测量, 实现对土壤二维剖面电阻率值和含水量监测, 解释不同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原因, 建立陇中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电阻率和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降水入渗使得二维剖面土壤电阻率整体呈明显降低趋势, 反演得到的电阻率图像局部电阻值“高低高”的变化过程, 与一次降水过程前后“干湿干”的循环过程一致。土壤含水量实测值与估计值之间有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R2=0.651 8, n=96)。在0~2.0 m深度范围内, 总体估计偏差较小, 为0.74%; 土壤含水率的估计精度较高, 为2.64%。0~0.5 m 土层(H1)含水量监测探头分布密集, 数据采集较为准确, 故H1 层估计精度略高于0.5~2.0 m 层(H2)。相比之前利用实测工具进行野外测量, ERT 测量方法精度较高。本文提供了一个高分辨率的土壤结构二维分布与水分运移过程的图像,同时为实现精确和高效的农业用水管理提供一种新途径。

  • EM保水剂施用对烤烟的影响及其施用制度的优选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叶用经济作物, 我国是烟草种植面积和烟叶总产量最高的国家, 烤烟生产对我国西南诸省(如云、贵、川)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烟区出现的阶段性干旱经常影响烤烟的产量及其正常的成熟。因此, 加强烤烟节水抗旱技术研究, 合理调控烟田水分供应, 是确保干旱地区烟叶优质适产的关键。本文分别以MP3005KM 保水剂、秸秆、EM 活性钙和EM 复壮液为主要材料制作EM 保水剂,研究了不同EM 保水剂处理对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并引入熵权系数评价模型,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优选综合效益最优的EM 保水剂施用制度。结果表明: 不同EM 保水剂处理均增加了烤烟单株叶面积, 秸秆为主要材料的EM 保水剂(T1 和T2)对烤烟生长中后期叶面积的增长促进作用更明显; 表征烤烟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变化的作物生长模型显示, T2(40 g株1 EM 活性钙+300 g株1 秸秆)和T6(40 g株1 EM 活性钙+6 g株1MP3005KM)处理烤烟LAI 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EM 保水剂明显提高了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Pn),同时降低了蒸腾速率(Tr), 调节了烤烟叶片的光合作用。主成分分析显示, 与不施保水剂相比, EM 保水剂的施用显著提高了烤烟的“综合品质”, 秸秆为主要材料的EM 保水剂的“提质”效益最优, T1 和T2 烤烟品质综合主成分值分别达3.25 和2.76。综合考虑“高产”、“优质”、“节水”和“节肥”等因素, 本研究推荐40 g株1 EM 活性钙结合4 500 kghm2 秸秆段作为EM 保水剂的施用制度, 在该制度下, 烤烟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 433.5 kghm2、0.608 kgm3 和27.04 kgkg1。

  • 功能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协同强韧化HDP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使用L-天门冬氨酸连接氧化石墨烯和酸化多壁碳纳米管(WMCNT-COOH)合成杂化材料LGC,然后用纳米填料LGC填充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GC/HDPE-g-MAH纳米复合材料。对LGC杂化填料和LGC/HDPE-g-MAH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红外分析(FTIR)、拉曼光谱分析(Raman)、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示差扫描量热仪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LGC含量对LGC/HDPE-g-MAH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天门冬氨连接了GO和WMCNT-COOH,三者通过酰胺键连接在一起形成LGC杂化材料。LGC杂化材料内部官能团(氨基或羧基等)与聚合物基体中的羧基发生相互作用,改善了基体与填料之间的界面。根据DMA分析,损耗因子的变化证实了LGC与基体分子链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热学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和热稳定性能都提高了。力学分析表明:随着LG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LGC含量为0.5%和0.7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比HDPE-g-MAH提高了95.9%和62.4%。

  • 基于FPGA的多轴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9-11-13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观测技术及仪器的进步是推动太阳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步进电机是各类观测仪器精密结构调整部件中经常采用的驱动源,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太阳望远镜的数据精度和时间分辨率。介绍了一套怀柔太阳观测基地自主研制的多轴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核心控制器,利用中断处理机制及输入/输出寄存器产生多路TTL方波信号,结合驱动器实现多轴步进电机控制;通过周期信号化简处理算法缩短电机调整时间;以霍尔器件作为位置传感器实现系统闭环控制,通过对霍尔信号的软、硬件滤波处理,提高信号识别准确率;设计了板载存储电路,实时保存系统关键参数,大幅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同时,该系统设计了丰富的IO接口、通讯接口,提高系统的可集成性。目前该系统已在多台太阳望远镜中投入使用。

  •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例共234枚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合头颅CT提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式及DSA结果判定责任动脉瘤。对责任动脉瘤均采取显微夹闭术或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积极治疗,对于非责任动脉瘤予以选择性治疗。结果%例多发动脉瘤行栓塞治疗56例,夹闭治疗28例,未治疗12例。44例一期治疗所有动脉瘤,4例分期处理所有动脉瘤,36例仅治疗责任动脉瘤。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出院时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评分5分62例,4分12例,3分8例,1分2例。术后6个月DSA随访30例,1例复发接受再治疗,余29例治疗效果稳定。结论颅内多发动脉瘤应在诊断全面的基础上,正确判断责任动脉瘤并积极治疗,对于非责任病灶需要综合评估出血风险,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尽量一期治疗所有动脉瘤,减少再出血风险。

  •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1-2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应用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02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单纯采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8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术中根据血管条件, 在 保证载瘤动脉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导引导管位置升高(靠近海绵窦段),提供足够支撑,覆膜支架到位后再予释放栓塞动脉 瘤。结果(1)对8例(8个血泡样动脉瘤)患者共置入9枚覆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置入载瘤动脉。6例置入Willis支架后即刻造 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 1例置人1枚Willis支架后,有少量对比剂漏入动脉瘤(内漏),予再植入1枚覆膜支架,复 查造影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 1例血泡样动脉瘤因颈内动脉迂曲,支架系统到位困难,术中发生医源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 球囊栓塞后予搭桥并载瘤动脉闭塞。术后患者因脑室外引流并发颅内感染,积极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恢复;(3)术后6个月对8例 患者均行临床随访,mRS评分0分6例, 1分2例。术后6个月DSA随访,动脉瘤均无复发, 1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但患者无神经 功能障碍,搭桥患者桥血管通畅。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是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