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土壤融化期异养呼吸和微生物碳变化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26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室内土柱培养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湿度(55%和80%WFPS,土壤充水孔隙度)和不同氮素供给(NH4Cl和KNO3,4.5 g N/m2)条件下,外源碳添加(葡萄糖,6.4 g C/m2)对温带成熟阔叶红松混交林和次生白桦林土壤融化过程微生物呼吸和微生物 碳的激发效应。 结果表明:在整个融化培养期间,次生白桦林土壤对照CO2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 随着土 壤湿度的增加,次生白桦林土壤对照 CO2 累积排放量和微生物代谢熵(qCO2 )显著降低,而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两者显著地增加 (P<0.05)。 两种林分土壤由葡萄糖(Glu)引起的 CO2累积排放量(9.61—13.49 g C/m2)显著大于实验施加的葡萄糖含碳量(6.4 g C / m2 ) ,同时由 Glu 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碳增量为 3.65—27.18 g C / m2 ,而施加 Glu 对土壤 DOC 含量影响较小。 因此,这种由施 加 Glu 引起的额外碳释放可能来源于土壤固有有机碳分解。 融化培养结束时,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未施氮处理由 Glu 引起的 CO2累积排放量在两种湿度条件下均显著大于次生白桦林土壤(P<0.001);随着湿度的增加,两种林分土壤 Glu 引起的 CO2累 积排放量显著增大(P<0.001)。 单施KNO3显著地增加两种湿度的次生白桦林土壤Glu引起的CO2累积排放量(P<0.01)。 单 施 KNO3 显著地增加了两种湿度次生白桦林土壤 Glu 引起的微生物碳(P<0.001),单施 NH4 Cl 显著地增加低湿度阔叶红松混交 林土壤 Glu 引起的微生物碳(P<0.001)。 结合前期报道的未冻结实验结果,发现冻结过程显著地影响外源 Glu 对温带森林土壤 微生物呼吸和微生物碳的刺激效应(P<0.05),并且无论冻结与否,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微生物碳对外源 Glu 的响应均 与植被类型、土壤湿度、外源氮供给及其形态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组合效应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皇竹草和喷浆玉米皮以不同比例组合对山羊瘤胃养分降解率的影响,从而为南方粗饲料资源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试验将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按干物质(DM)比例为100:0、75:25、50:50、25:75、0:100分为Ⅰ、Ⅱ、Ⅲ、Ⅳ、Ⅴ组,通过体外产气法分别培养4、8、12、24和48 h,每个时间点设3个重复和2个空白对照,培养结束后终止发酵并测定各时间点发酵液pH、氨态氮(NH3-N)浓度以及发酵滤渣的DM、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结果表明:1)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以不同比例组合显著影响了发酵液的pH和NH3-N浓度(P<0.05),但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波动;随着组合中喷浆玉米皮比例的增加,发酵液的pH显著降低(P<0.05);在体外发酵12、24和48 h时,添加50%和75%喷浆玉米皮组(Ⅲ、Ⅳ组)发酵液中NH3-N浓度显著大于单一皇竹草组(Ⅰ组)(P<0.05)。2)在体外发酵12、48 h时,随着组合中喷浆玉米皮比例的增加,山羊体外瘤胃DM降解率显著升高(P<0.05);在体外发酵8、12、24、48 h时,添加50%和75%喷浆玉米皮组山羊体外瘤胃NDF和CP降解率显著高于单一皇竹草组(P<0.05)。3)75%皇竹草与25%喷浆玉米皮组合、50%皇竹草与50%喷浆玉米皮组合在整个发酵期均对山羊体外瘤胃DM降解率产生正组合效应,在体外发酵24 h时50%皇竹草与50%喷浆玉米皮组合产生最大组和效应值;75%皇竹草与25%喷浆玉米皮组合在整个发酵期内均对山羊体外瘤胃NDF降解率产生正组合效应,在体外发酵12 h时产生最大组合效应值;50%皇竹草与50%喷浆玉米皮组合在整个发酵期内对山羊体外瘤胃CP降解率均产生正组合效应,在体外发酵8 h时产生最大组合效应值。综上所述,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的适宜组合比例为(75:25)~(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