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公鸡18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Ⅱ组和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含6%棉籽粕的基础饲粮,Ⅱ组饲喂含6%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的试验饲粮,Ⅲ组饲喂在含6%棉籽粕的基础饲粮中添加7×104 CFU/g的嗜酸乳杆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分为2个阶段,21~42日龄和43~64日龄。结果表明:1)21~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组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8.61%(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ADG提高了4.36%(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ADG提高了7.58%(P0.05)。2)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Ⅱ组黄羽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分别提高了2.99%、7.55%和12.33%(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分别提高了3.43%和6.38%(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胸肌率分别提高了4.08%、4.35%和5.16%(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血清TP和ALB含量分别提高了9.58%和13.10%(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的血清UN含量降低了40.58%(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可改善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增强黄羽肉鸡对蛋白质、脂肪和Ca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 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肌肉营养成分和风味特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肌肉营养成分和风味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21日龄(449.66±6.01) g的健康黄羽肉鸡公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Ⅰ组、Ⅲ组和Ⅴ组)饲粮中分别添加3%、6%和9%棉籽粕,试验组(Ⅱ组、Ⅳ组和Ⅵ组)饲粮中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籽粕,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后从每组随机选取6只鸡屠宰、采样,并对样本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及肌苷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Ⅱ组肌肉中亚油酸含量比Ⅰ组显著提高了13.91%(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可以改善黄羽肉鸡肌肉的风味特性,按6%或9%比例添加效果较好。

  • 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肌肉营养成分和风味特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肌肉营养成分和风味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21日龄(449.66±6.01) g的健康黄羽肉鸡公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Ⅰ组、Ⅲ组和Ⅴ组)饲粮中分别添加3%、6%和9%棉籽粕,试验组(Ⅱ组、Ⅳ组和Ⅵ组)饲粮中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籽粕,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后从每组随机选取6只鸡屠宰、采样,并对样本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及肌苷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发酵棉籽粕对黄羽肉鸡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Ⅱ组肌肉中亚油酸含量比Ⅰ组显著提高了13.91%(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可以改善黄羽肉鸡肌肉的风味特性,按6%或9%比例添加效果较好。

  • 空间单粒子效应加速器模拟试验技术及应用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04 合作期刊: 《核技术》

    摘要: 空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高能粒子,单个高能粒子穿过航天器壳体轰击到电子器件,引发器件逻辑状态翻转、功能异常等单粒子效应,进而影响航天器的可靠运行和任务达成。基于地面加速器辐照试验模拟空间单粒子效应是评估电子器件在空间应用时发生单粒子错误风险的重要手段,只有其抗单粒子效应的指标符合宇航应用要求的器件才能在航天器中使用。航天器面临的空间辐射粒子主要是重离子和质子,它们诱发的单粒子效应也最为显著。开展宇航器件单粒子效应地面模拟试验主要依托重离子加速器和质子加速器,为满足单粒子试验需求,需要研发大面积束流扩束及均匀化、高精度束流快速诊断等技术,以及满足大批量试验任务需求的高效试验终端,重点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基于加速器的重离子单粒子效应模拟试验技术、质子单粒子效应模拟试验技术和用于器件辐射损伤敏感区识别的重离子微束技术,以及上述技术在宇航器件单粒子效应风险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