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沙坡面微地形变化与侵蚀产沙的响应关系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6-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坡面微地形的发育反映了侵蚀的强度及变化过程。为了定量研究不同覆沙厚度下坡面的微地形变化与侵蚀之间的响应,通过模拟1.5mm·min-1雨强下的3场连续降雨试验,结合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分析了坡面微地形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变化特征,较好地拟合了微地形变幅与侵蚀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平均含沙量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而减小。覆沙坡面主要产沙区的长度是黄土坡面的3倍左右,且坡段侵蚀量的峰值多分布在坡面4~6m的位置,而黄土坡面侵蚀峰值分布在3~4 m的位置。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黄土坡面微地形因子显著增大(P0.05)。与黄土坡面和覆沙坡面的侵蚀响应最强烈的微地形因子分别为地表切割深度和地表粗糙度,黄土坡面微地形变幅与侵蚀量的响应关系较强于覆沙坡面,覆沙坡面应寻找其他敏感的指标对方程进行优化。该研究为揭示风水复合侵蚀地区的侵蚀机理提供一定参考。

  •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凋落物CO2释放对模拟酸雨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6-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研究酸雨增加对森林凋落物CO2释放的影响对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如何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1月开始在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混交林)进行模拟酸雨实验,设置4个不同处理水平,即对照CK(pH=4.5左右的天然湖水)、T1(pH=4.0)、T2(pH=3.25)和T3(pH=2.5)。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不同酸雨强度处理下的森林凋落物CO2释放速率进行为期1 年的连续观测,试图探讨酸雨对混交林凋落物C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凋落物CO2释放年通量在对照样方为(1507.41155.19)gCO2m-2a-1,其中湿季和旱季分别占年通量的68.7%和31.3%。模拟酸雨抑制了森林凋落物CO2释放,表现为:与CK相比,T2和T3处理下的CO2释放年通量分别显著降低15.4%和42.7%(P2释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别呈显著指数相关和显著直线相关,同时,酸雨处理降低了凋落物CO2释放的温度敏感性。混交林凋落物CO2释放在模拟酸雨下的抑制效应与土壤累积酸化而导致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有关,表现为:模拟酸雨作用下土壤pH值和微生物量碳显著下降。该文结果量化了酸雨对混交林凋落物CO2释放通量的影响程度,证明酸雨是影响混交林土壤碳循环的重要因子之一。